【ITBEAR科技資訊】6月21日消息,據報道,無人駕駛飛行器已經成功實現在舊金山的商業運營。這一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開始思考未來飛行出行的可能性,甚至包括"飛的"的概念。
然而,目前無人駕駛飛行器仍然面臨兩個主要障礙。首先是監管批準,因為相關規章制度和政策需要不斷更新來適應這項新技術的發展。其次是降落地點的建設,無人駕駛飛行器需要特定的起降點和基礎設施來實現安全降落。
根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2021年的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熱潮吸引了許多無人駕駛飛行器初創公司,如Joby、Archer Aviation、Lilium和Vertical Aerospace等。盡管這些公司籌集了數百萬美元的資金,但由于監管和基礎設施等因素,它們尚未能投入商業運營。
摩根士丹利預測,到2040年,無人駕駛飛行器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美元。然而,目前這種預測看起來越來越不現實。
與此同時,相關企業的估值暴跌,特別是那些參與SPAC的公司。Joby的股價不足8美元,Archer為4.45美元,Lilium為1.35美元,而Vertical Aerospace僅為17美元。
盡管如此,投資仍在持續進行。美聯航與Archer達成了100架飛行器的交易,之后又與Eve Air Mobility簽署了200架飛行器的合約。波音也在支持無人駕駛飛行器初創公司Wisk。
根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預測,到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期間,對無人駕駛飛行器的需求將大幅增加。這一預測由負責擬定的FAA官員比利·諾倫(Billy Nolen)提出,值得一提的是,他已經加入了Archer,這一消息甚至推動了Archer股價的上漲。
然而,即使無人駕駛飛行器本身獲得監管批準,基礎設施建設仍然面臨挑戰。無人駕駛飛行器需要大面積的無障礙平面用于安全降落,并且如果產生過多噪音,可能會引發居民的投訴。另外,電動飛機還需要充電站等基礎設施支持。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相關企業計劃利用現有的直升飛機停機坪作為過渡階段的起降點。例如,Archer希望在曼哈頓下城直升機停機坪與紐瓦克機場之間提供飛行服務。但為了真正提供便捷的服務,他們需要在市中心建立多個配套的起降點。如果沒有完善的起降點網絡,無人駕駛飛行器將無法真正起飛。
盡管無人駕駛飛行器的未來仍面臨諸多挑戰,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相關企業的投資,我們可以期待這一領域在未來取得進一步突破,為人們帶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