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6月28日消息,據日經中文網報道,華為的專利攻勢給日本企業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
報道指出,日本中小企業在知識產權授權談判方面缺乏經驗,這使得它們容易被華為和專利池等大企業收取專利費用,這可能會導致混亂局面。這種格局對于日本企業來說是第一個重要的考驗。
其次,日本企業在標準必要專利領域一直處于劣勢。根據2021年9月Cyber Creative的統計數據顯示,在6G核心技術專利申請方面,中國企業占據了超過40%的份額,而日本企業只占近10%。華為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公司在2022年度的研發費用達到了3萬億日元,占其營業收入的25%。這一數字超過了日本研發費用最多的豐田公司的2.5倍,以及日立制作所的近9倍。日本方面面臨著提高標準必要專利份額的第二個考驗,迫切需要采取根本性的對策。
第三個考驗是外部環境對華為帶來的危機感,可能會促使其加強對日本企業的專利攻勢。華為原本的戰略是向日本的電信企業、汽車企業和中小企業推銷產品。然而,日經中文網稱目前華為在日本推銷產品變得困難,因此轉而采取正當收取專利費的策略。
華為對于其向大約30家日本中小企業收取專利技術使用費的回應強調了此舉的正當性,并表示保護知識產權是創新的必經之路。華為強調,專利制度的本質在于激勵創新,合理收費是創新的結果而非目的。
綜上所述,華為的專利攻勢給日本企業帶來了重大的考驗。日本企業需要應對專利費用的混亂局面,提高標準必要專利份額,并找到應對華為專利攻勢的根本性對策。與此同時,華為也面臨外部環境的壓力,這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其對日本企業的專利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