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6月12日消息,美團日前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財報顯示,該季度美團實現了5861.7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26.7%,經營利潤達到358.6億元,成功扭虧為盈,去年同期曾虧損558.4億元。
盡管美團的業績表現出色,但資本市場并不看好。財報發布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即5月29日,美團股價下跌8.1%,收于每股115.8港元。
資本市場對美團的謹慎態度主要源于其亮眼業績的背后,即降本增效戰略。隨著抖音等競爭對手進軍本地生活領域,美團的降本增效策略可能難以與之競爭。
盡管美團在積極拓展國際業務,但由于國際市場勞動力成本高、用戶接受度不高,美團能否在海外市場取得像在中國一樣的成功尚不確定。
作為一家以“撮合交易”為主的平臺,美團的業績與整體經濟形勢密切相關。在2023年以來的復蘇經濟中,美團得到了良好發展的機遇。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1492.2億元,同比增長5.8%。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66.6%,明顯提高。
在這一背景下,美團并未采取激進的策略,而是通過降本增效來優化現有業務并削減外圍業務。例如,美團于2023年3月6日宣布調整網約車業務,放棄自營打車并轉向聚合模式。
此舉使得美團的新業務虧損得到了控制。財報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美團新業務經營虧損達到500億元,同比收窄40.5%,經營虧損率環比收窄至32.0%。
另一方面,由于核心本地商業業務(外賣、閃購、到店、酒店和旅游、民宿和交通票務)在市場上處于有利地位,美團不再進行大規模營銷。
2023年第一季度,美團的銷售成本同比增長9.2%,達到388億元,但其占總收入的比重從上年的76.8%降低到66.2%。其中,銷售和營銷開支僅占收入的17.8%,同比下降1.9個百分點。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這意味著美團的核心本地商業業務可以創造更多利潤。該季度,美團核心本地商業實現了4290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25.5%,成本僅增長13.5%,達到334億元,經營利潤達到940億元,同比翻倍。
總體而言,得益于獨特的品牌資源、經濟復蘇以及一系列的降本增效策略,美團在2023年第一季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然而,這份成績的持續性值得關注。面對來勢洶洶的抖音等競爭對手,美團核心本地商業中的在線營銷業務增長不理想。
盡管如此,美團也采取了一些行動來應對抖音的競爭。例如,自2023年3月以來,美團相繼推出了“神搶手”直播、全新升級的“神券節”等活動。這些舉措的效果尚待觀察,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活動勢必會增加銷售費用,對美團的成本造成影響。
另外,美團還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首站選擇了中國香港,并推出了外賣平臺KeeTa。然而,中國香港外賣市場因文化習慣和人工成本等因素的影響,相對不發達。美團在這個市場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在停止補貼后吸引更多消費者使用其外賣平臺。
總的來說,盡管美團在2023年第一季度取得了亮眼的成績,但面對抖音的競爭和海外市場的挑戰,美團仍面臨著持續虧損的風險。在投資者看來,美團的規模經濟故事不再具備競爭力,因為新平臺與二線玩家合作或投入巨資搭建配送業務同樣可以提供良好的配送服務。面對這些挑戰,美團似乎又陷入了無限游戲的虧損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