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數十年中,中國的信創行業往往不得不“寄生”在國外企業打造的生態系統中,用國外的操作系統、CPU、服務器、軟件……然而當“卡脖子”成為常態時,我們終于意識到,國家科技必須自立自強。
作為銜接計算機軟硬件的核心,操作系統多年來被微軟、蘋果、谷歌三家公司占據國內95%以上的市場份額。而以華為、統信為代表的國內企業,正在操作系統的賽道上,向微軟、蘋果、谷歌這樣的龐然大物發起沖鋒。
近日,華為官方宣布,華為智能設備的下一個系統就是“鴻蒙”。鴻蒙的推出,實際上就是華為在移動端操作系統賽道向蘋果的IOS和谷歌的安卓“亮劍”。
操作系統之爭,關鍵是生態之爭。此次華為亮劍前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華為AppGallery商店的應用安裝量達到 3840 億次,月活躍用戶超過5. 3 億。在全球范圍內有 230 萬名應用開發者為AppGallery開發移動程序。在手機端操作系統生態上,華為已經具備了亮劍的底氣和實力。
而國內操作系統的另一巨頭統信軟件近日也推出首款可在全國產CPU及整機中使用的自研郵件客戶端。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試用之后表示,軟件的易用性非常值得肯定。
不只是自研郵件客戶端,在操作系統最關鍵的生態發展方面,統信UOS生態網站在 2020 年有超過 12 萬次生態用戶注冊,與超過 2000 家生態伙伴完成 3 萬余款軟硬件產品適配,涵蓋辦公、社交、影音娛樂、開發工具、圖像處理等類別,常見流行應用基本達到全覆蓋。此外,國際知名外設廠商主動支持統信UOS生態建設,知名品牌常用主流型號基本全部適配。另一方面,通過與龍芯、飛騰、申威、鯤鵬、海思麒麟、兆芯、海光等芯片廠商合作,統信UOS已全面兼容主流處理器架構。截止目前,統信軟件擁有國內最為活躍的Linux 開源社區,全球真實用戶超過100 萬,相關開源項目超過150 個,累計發布了40 個版本,在國內開源操作系統中國際關注度排名第一。
雖然短期內還無法替代國外操作系統,但華為、統信已經構建了自己的良性生態圈。隨著國內資源的進一步整合,在這場國家科技自立自強的戰役中,華為、統信已經率先吹響了反攻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