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5月26日消息,根據集邦咨詢發布的最新研究數據,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DRAM內存行業總收入約為96.6億美元,環比減少21.2%,延續了連續三個季度的下滑趨勢。
三大內存廠商在這一波低迷中都未能幸免。三星的收入約為41.7億美元,份額降至43.2%,環比下降了24.7%。三星面臨著出貨量和平均售價的雙重下滑,主要原因是自家品牌新機備貨訂單的限制。
美光的收入約為27.2億美元,份額增至28.2%,環比下降了3.8%。然而,由于財報統計周期較早,美光成為三大內存廠商中唯一出貨量正增長的廠商,得益于去年底出貨訂單的推動。
SK海力士的收入約為23.1億美元,份額降至23.9%,大幅下降了31.7%,為三大內存廠商中降幅最高的。出貨量和平均售價都下滑了超過15%。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由于平均售價快速下跌,三大內存廠商的一季度營業利潤都由正轉負,而在DRAM價格持續下行的情況下,預計第二季度的營業利潤仍將為負值。
為了應對這一局面,三大廠商紛紛啟動了減產措施,設備空閑率分別增長到23%、26%和18%。
在臺系廠商中,南亞的出貨量連續四個季度下跌,第一季度收入減少了16.7%,但份額增至2.2%。由于1Anm工藝尚未大規模量產,主流仍停留在20nm,南亞的營業利潤下降至-44.9%,但設備空閑率有望從30%降至20%。
華邦的收入減少了8.8%,但份額增至1.0%。其中,筆記本電腦和電視訂單表現不錯,但車用和網絡等需求疲軟。
力積電的收入下降了12.3%,算上代工則大幅下跌了22.6%,主要原因是價格下滑和需求疲軟。
集邦咨詢指出,DRAM內存行業供過于求的態勢尚未改善,價格持續下跌。雖然預計第二季度出貨量將會增加,但由于價格下跌幅度仍然較大,收入增長幅度將非常有限。
展望下半年,隨著原廠陸續減產,DRAM價格的跌幅有望逐漸收斂,但止跌回升仍然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