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6月1日消息,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近日宣布,他們的量子計算云平臺"祖沖之號"已于5月31日晚正式上線,并向全球用戶開放。這一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將對中國的云平臺和超導量子計算機領域產生深遠影響,有望推動量子計算軟硬件的發展和生態建設。
據了解,量子計算機的研發門檻極高,需要在嚴苛的運行環境下使用復雜的輔助設備。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中科院軟件研究所、科大國盾公司等多個單位聯合合作,共同致力于研發核心器件、編程語言和軟件,最終成功建成了擁有176比特的超導量子計算機云平臺。這個云平臺通過云技術將用戶與量子計算設備連接,支持用戶遠程進行量子計算實驗和開發。
"祖沖之號"量子計算總工程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朱曉波表示,比特數是衡量量子計算機算力的重要指標。研發團隊在原有的"祖沖之二號"66比特芯片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新增了110個耦合比特的控制接口,使用戶可操縱的量子比特數達到了176比特。除了比特規模,"祖沖之號"云平臺還通過不斷的調試和性能提升,關注關鍵指標如連通性、保真度和相干時間等,力求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祖沖之號"量子計算常務副總指揮、科大國盾公司董事長彭承志表示,該云平臺將對全球用戶開放。他表示:“社會大眾可以利用量子計算云平臺親身體驗簡易的量子計算編程和圖像實驗等。對于產業用戶而言,遠程訪問量子計算機也將有助于進一步探索新的應用領域。”目前官方尚未公布外界如何申請訪問使用該云平臺的方式。
彭承志還表示:“云平臺的用戶越多,應用和開發經驗就越多,這將推動整個領域的發展。我們歡迎更多的人使用和體驗。”他透露,"祖沖之號"量子計算云平臺計劃未來接入多臺高性能量子計算機,以保持國際先進水平,并且將進行互為備份和迭代更新。
"祖沖之號"量子計算云平臺的上線標志著中國在超導量子計算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該云平臺的研發過程需要多個單位的緊密合作和共同努力。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中科院軟件研究所、科大國盾公司等團隊共同攻克了量子計算機研發的技術難題,并成功建成了具有176比特量子比特數的超導量子計算機云平臺。
量子計算機的研發門檻極高,但它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應用前景。通過量子計算云平臺,用戶可以遠程訪問和利用量子計算設備進行實驗和開發,從而推動量子計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該平臺的開放將使更多的人能夠親身體驗量子計算編程和圖像實驗,并有助于產業用戶在探索新的應用領域方面取得進展。
隨著"祖沖之號"量子計算云平臺的上線和未來的擴展計劃,中國在量子計算領域的實力和影響力將進一步增強。這將促進中國在量子計算技術和產業上的持續發展,并為全球量子計算研究和應用做出重要貢獻。
總的來說,"祖沖之號"量子計算云平臺的上線是中國在超導量子計算領域的重要突破,有望推動量子計算軟硬件的發展,并為全球用戶提供更廣闊的應用和開發空間。隨著未來的發展和擴展,中國在量子計算領域的領先地位將進一步鞏固,為科學研究和產業應用帶來更多機遇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