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浪潮下,冰箱快速迭代。食材儲鮮的智能化是一個確定方向,無論是頭部企業還是新銳品牌都在努力探索,但這還遠遠不夠。
加個智能傳感器、加個AI攝像頭,就是物聯網時代用戶需要的高端冰箱嗎?并不是。用戶需要的,從來都不是炫酷的黑科技,而是真實生活場景下的智慧體驗。國際高端家電品牌卡薩帝,在2021AWE上推出的高端智慧冰箱F+,讓筆者看到了一臺真正的物聯網高端智慧冰箱應該有的樣子。
高端用戶核心痛點:食材如何智慧管理?
對高端用戶來說,一臺契合品質生活的冰箱,起碼要做到幾點:能存儲不同類別的食材且保證健康新鮮度,能主動提示食材消耗量并及時自動補充,能識別食材的營養成分并推薦個性化食譜……一句話,食材的智慧管理是高端用戶的核心痛點,也是困擾冰箱企業的“卡脖子”難題。
冰箱企業是如何破解的呢?筆者注意到,目前市面上通常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會利用一個超導托盤對食材進行智能識別、感應及保鮮;再者,通過在冰箱里安裝AI攝像頭,對冰箱內部進行掃描、識別并反饋信息。
專用托盤+AI攝像頭,這是冰箱企業食材管理的通用做法。不能說沒有價值,但實際使用過程中短板明顯。比如,不同食材統一置于托盤,無法進行分類保鮮管理;AI攝像頭識別食材的種類和數量,會有一定的誤差。另外,這些冰箱只做到了一定程度的本體智能,像“自動補貨”這樣與外部資源方聯動的能力,基本都不具備。
解決“卡脖子”難題:食材與冰箱能否對話?
要做到“智慧管理”,冰箱就需具備和食材“對話”的能力。而“對話”含義,是指冰箱能充分“理解”食材。在2021AWE上,卡薩帝推出的F+冰箱,就具備這樣的能力。
這臺冰箱不僅有冷藏細胞級養鮮、智慧動態殺菌等創新健康保鮮技術,還首創出神奇的“智慧管夾”,她有水果、蔬菜、牛肉羊肉等8類食材標簽,可根據食材自動調整存儲模式,可以進行食材保質期提醒,能一鍵下單自動補貨,還可以聯動體脂秤、根據用戶身體數據推薦個性化菜單……歸納起來,具備智慧識別、智慧存儲、自動補貨、新鮮管理四大能力。
筆者認為,卡薩帝F+的出現,首次解決了冰箱行業食材智慧管理這個“卡脖子”問題,對致力于智能化升級的行業來說也有兩大啟示:
第一,冰箱的智能化包括“本體智能”和“外延智能”,高端冰箱尤其需要在“采購食材”這樣的外延性智能服務上做文章;第二,冰箱必需向物聯網場景生態時代邁進,要用創新技術和生態力量,打造無感支付、個性化健康菜單推薦等真實的應用場景。
所以,物聯網時代的高端冰箱,究竟該是什么樣的?具象一點說,它如同卡薩帝F+;抽象一點說,它是食材的“智慧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