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0 日,由北京神經內科學會發起“天智顆粒治療輕/中度血管性癡呆伴肝陽上亢證臨床應用指導意見( 2021 版)” 第二次專家討論會,在鄭州召開。
北京神經內科學會會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畢齊教授,北京神經內科學會秘書長、北醫三院海淀院區于逢春教授,河南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中華醫學會神經分會全國常委張杰文教授,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常務副院長、中華中醫藥學會腦病分會全國副主委趙敏,鄭州大學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 河南醫學會精神分會主任委員,鄭州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病區主任、中國微循環學會神經變性病河南主委朱紅燦,中華醫學會神經分會四川主任委員、四川省人民醫院孫紅斌教授,四川省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中華中醫藥情志分會全國副主任委員楊東東教授,廣東醫學會基層委員副主委周道友教授,深圳總醫院神經病學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康復分會教育組副組長宋魯平,甘肅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老年醫學會AD常委張毅教授,吉大一院神經內科副主任、中華醫學會神經分會癡呆與認知學組委員孫莉,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黑龍江醫師協會眩暈分會主任委員潘永惠,山東腦血管病防治協會認知障礙防治分會主任委員屈傳強教授,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副院長、山東醫學會神經分會副主任委員畢建忠教授,南京腦科醫院老年病主任、江蘇醫學會精神分會老年學組組長張向榮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醫院中醫科主任王兵教授、天壇醫院神經病學中心認知障礙性疾病科主任、北京神經內科學會癡呆與認知分會主任委員張巍,天壇醫院神經精神醫學科主任、北京神經內科學會精神醫學分會主任委員王春雪,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腦病中心神經內科主任、安徽省中醫藥科學院腦病研究所副所長謝道俊,濟南軍區總醫院神經內科暨全軍神經內科專科中心主任、第二軍醫大學神經內科學教授曹秉振,甘肅省人名醫院神經內科教授、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認知障礙分會第二屆委員會委員張雅敏,共 20 多位專家教授通過線上線下參與討論。
河南電視臺《健康同行》欄目提供線上參會技術服務及全程直播,仲景健康視頻號全程同步直播。
張杰文教授為會議主席并主持。仲景宛西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云致辭。
會議首先由畢齊教授介紹天智顆粒四期臨床研究項目及“天智顆粒治療輕/中度血管性癡呆伴肝陽上亢證臨床應用指導意見(2021)”討論稿的主要內容。
天智顆粒四期臨床研究為國家“十二五”科技重大專項及重大新藥創制項目,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牽頭,東直門醫院田金洲教授指導,從 2012 到 2016 年共投入 2500 萬左右,在全國 44 家醫學中心共納入病例 1515 例,對照用藥為臨床一線進口專利藥鹽酸多奈哌齊及安慰劑。試驗在天智顆粒的有效性、安全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國內外發表多篇學術文獻,其中指南 3 篇、專家共識 4 篇,Mata分析 4 篇,RCT研究 2 篇,其中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田金洲教授團隊撰寫的英文文獻:天智顆粒治療血管性癡呆認知功能及BPSD的隨機對照研究,收錄于SCI期刊(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F=4.22)。
天智顆粒是國內首個獲批的用于治療血管性癡呆的純中藥制劑,適應輕中度血管性癡呆、輕度老年性癡呆、認知功能障礙、腦外傷引起的神經功能缺失與智能障礙引起的頭暈目眩、頭痛失眠、煩躁易怒、口苦咽干、腰膝痠軟、智能減退、思維遲緩、定向性差等癥狀。
老齡化社會面對越來越多的腦血管病及認知障礙性疾病。血管性癡呆作為認知障礙領域內的一個重要亞型,日益受到重視。臨床應用指導意見,目的是為醫生在臨床應用中提供具體規范的指導和幫助,宗旨是提高中成藥治療血管性癡呆的循證醫學水平,促進臨床醫生更加深入和正確理解天智顆粒治療血管性癡呆的有效性與安全性,提高臨床用藥的規范性與科學性。
參會專家分別就討論稿的核心內容:適應病證、適用人群、治療指標、服用周期以及與化學藥聯合應用等方面,結合神經內科、腦病科、精神科、康復科等,從中醫、西醫不同角度,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張杰文教授表示,還是人多力量大,收到了一些非常有見地的好建議。
畢齊教授認真記錄匯集了各位專家的建議,并在最后總結時對一些共性的問題進行了解答,并強調指出,本次討論的核心是基于天智顆粒已有的文獻,是一次嚴謹的研究會議,對于超出文獻的部分,也可考慮建議企業能繼續投入做研究;他還指出現在是北京神經內科學會牽頭在這個指導意見,也歡迎有興趣的學會或專家也來加入做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