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個永恒的話題,聚焦新時期,我國的就業市場展現出新特征、新問題、新要求。
在一系列保就業舉措下,即使受疫情影響,城鎮調查失業率也能保持在相對合理的水平。但我國就業市場仍存在局部的不穩定狀態,16-24歲的青年群體失業率居高不下,在2023年3月份達到19.6%,是整體城鎮調查失業率的近四倍。
聚焦新時期就業矛盾,解決就業局部不穩定狀態,助力高質量充分就業是當下的核心任務。金柚網研究院基于新時期就業形勢,特別出具《聚焦新時期就業問題,探尋供需錯配破局之路》報告,對新時期就業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并提出針對性的應對策略。
一、高質量充分就業目標不斷凸顯就業市場呈現新特征
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提出“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并作具體的戰略部署。自此以后,“就業優先戰略”的戰略地位不斷提升,通過“人才強國戰略”的不斷深入,充分激發人才活力。此外,中央和地方政府陸續發文助力人力資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為就業優先政策提供具體的行動支持。
資料來源:人社部,地方政府網站,金柚網研究院整理
就業與經濟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經濟的復蘇需要依托良好的就業環境。疫情后,國內的核心任務是恢復經濟增長,消費支出作為GDP的核心構成,一度受到各地的充分關注,而消費的關鍵是居民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進而需要保障居民的整體就業。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就業研究所,金柚網研究院整理
數量層面,我國就業人員總量呈現平穩下降的趨勢。在就業觀念轉變的影響下,適齡勞動人口的勞動力參與率也在下降。質量層面,我國受教育年限延長促進人力資本結構升級,就業人員中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占比平穩上升,在2021年達到23%。
數字經濟作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有著就業創造和替代的雙重效應。一方面通過原崗位用工需求的增加和新崗位的創造等促進就業需求,另一方面也在通過智能化的應用實現對人工的替代,導致原有用工需求下降甚至崗位消失。
資料來源:發改委,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金柚網研究院整理
綜上,我國在新時期不斷凸顯對高質量充分就業目標的追求,但我國就業人員和勞動力參與率均呈平穩下滑的趨勢,加上經濟復蘇、技術進步等必然對就業市場提出新需求,目前的就業市場與充分高質量的就業目標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適齡勞動人口總量不足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
我國適齡勞動力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在平穩下滑,而這部分人群作為就業人群的主力,其下降趨勢也將不利于就業市場的發展。加上新生兒出生率一再創新低,適齡勞動人口規模將面臨長期不足。
“就業難”和“招工難”的矛盾持續存在。從人社部公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100個最缺工職位”來看,生產制造人員、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等長期位于前三大缺工職業。與此同時,我國的農民工、高校畢業生數量龐大,“就業難”問題也長期存在。
1、農民工代際差異顯著,新生代農民工就業取向變化引發結構性矛盾
我國農民工群體數量龐大,絕大部分從事藍領職位。隨著時間的推移,20世紀80年代以后的新生代農民工成為主力軍,在受教育程度、發展目標、就業觀念、職業選擇等方面均與“老一輩”存在顯著差異。新生代農民工就業取向變化,在行業和職業選擇上更為寬泛,不再局限于傳統行業,更傾向“體面、賺錢”的職業,進而導致原來由“老一輩農民工”從事的行業引發“招工難”。
2、高校畢業生供給與市場需求不匹配引發的結構性矛盾
高校畢業生一再創新高,2022年達1076萬人,增速為往期的4-5倍,成為“最難就業季”。而“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畢業生供給與市場需求存在崗位、技能、專業等的不匹配。
資料來源:金柚網研究院
3、技能人員規模不足,存在供應和培訓斷層引發的結構性短缺
供應層面,隨著老一輩技能人員的退出,新一代就業人員從事一線崗位的意愿偏低,以及“機器換人”的出現,新的技能人才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供應。
培訓層面,新一代就業人員流失率高,“后進先出”現象明顯,使得企業缺乏培訓的動力,勞動者的技能素養得不到提高,無法跟上企業發展的需要。
4、以GPT為代表的生成式AI不斷發展,多項職業面臨直接或間接被替代的風險
為針對性衡量AI對我國就業的影響,參照OpenAI論文中對于職業的任務分解方法,計算出我國被AI替代最高和最低的崗位,可以發現,被AI替代程度低的崗位普遍存在于藍領行業,而對學歷要求高的崗位卻有著較高的替代率。但隨著科技的應用,一些一線崗位如前廳服務員的工作內容也在被AI替代,如登記、入住的辦理等。
我國就業市場存在嚴重的供需結構性矛盾,找到就業結構性矛盾的破解之策,實現高質量就業目標,成為時下的重中之重。
三、新時期就業難題應對策略——基于人力資源的視角
為解決我國目前就業市場總量不足和結構性矛盾突出的問題,可從“量”和“質”兩個維度進行勞動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資料來源:金柚網研究院
1、智能化招聘方案提升供需雙方的匹配效率,幫助企業快速匹配合適的人才
使用勞動力的首要前提是供需雙方的對接和匹配,借助人力資源的數字化招聘方案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能幫助企業順利對接合適的人才,也能提升整體招聘效率。金柚網推出一體化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能夠幫助企業完成用工需求的一站式落地。
資料來源:金柚網研究院
2、人崗適配+崗位激勵,幫助企業提高人力資源配置效率
在現有就業存量的基礎上需要首要解決的問題是通過人力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提升整個企業的用工效益:其一,人崗持續適配;其二,通過充分激勵讓員工對崗位保持積極性。而人崗適配和崗位激勵需要依托的前提是對員工的工作表現有清晰的度量,包括人員在崗位的工作適應程度、員工培訓的接受程度等,借助數字化管理方式進行定期的記錄和度量,能夠對員工的成長線路有全面的認識,提升人力資源配置效率。
3、數字化管理實現員工的靈活調度,適應短缺用工需求
在用工存量有限的情況下,可通過數字化管理實現人員在不同崗位、不同領域的充分流動,緩解用工短缺壓力。企業調度層面,同一家企業可進行部門之間的靈活調度;跨企業調度層面,不同行業在同一天存在經營時段的差異,在同一年存在季節性差異,可基于不同企業的用工特點進行靈活調度。兩大方向的存量用工調度都需要借助智能化的管理系統,金柚網的HR SaaS支持基于業務量預測的彈性用工計劃、智能排班、跨店支援等場景的實現,方便企業進行員工的調度和安排。
4、以專業資質助力中企合規化出海,借助海外用工優勢尋求增量發展
中國企業尋求出海發展很大原因是尋找生產要素,其中很關鍵的一個便是勞動力。以東南亞為例,東南亞人口基數大,且人口年齡結構相對年輕。其一,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偏低,絕大部分在7%以下;其二,0-14歲人口比重高,大部分國家在20%以上甚至超30%,而中國則不足20%,意味著在適齡勞動力相當的情況下,后期的十到二十年東南亞國家相對中國都存在適齡勞動力增長的優勢。中企出海在用工方面會因國別、文化等差異而存在必不可少的風險,金柚GEO(Global Employment Outsourcing)是全球數字化人力資源服務,能夠為出海企業提供全球150多個國家/地區的數字化人力資源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尋求第二增長曲線。
資料來源:人口就業和統計年鑒,金柚網研究院整理
5、針對性培訓方案助力員工人力資本價值提升,適應企業長期發展需求
就業結構性矛盾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就業人員教育和技能培訓的不足。員工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進行針對性的技能素養和職業素養培訓,能夠幫助員工跟上企業發展、業務調整和市場變化的步伐,使得員工能夠高度銜接企業用工需求,持續提升人力資本價值,有助于實現企業和個人的雙向成長。金柚網旗下子品牌今元橙長打造“體驗+內訓”雙模式定制化培訓產品,可滿足企業培訓管理的全場景需求。
資料來源:金柚網研究院
四、未來就業趨勢與展望
趨勢一:伴隨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女性和老年人群體的勞動力參與率或將提升
我國老齡化在2000年便超過警戒線7%,國外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進入老齡化的時間比我國要早,在就業問題上的應對具備借鑒意義。以日本為例,在提升勞動力參與率方面,一個很關鍵的舉措是動員現有的社會非適齡勞動力,如已到退休年齡的老年人群體和回歸家庭的婦女群體,目前日本的法定退休年齡是70周歲,此外,對于超過勞動年齡但仍有意愿和能力投入生產經營的老年人,日本也會放開就業限制。我國在2022年也傳出延遲退休的消息,未來也或將充分利用退休老年人和婦女群體,提升整體的勞動力參與率。
資料來源:國際勞工組織統計局,金柚網研究院整理
趨勢二:青年群體就業問題解決是重中之重,圍繞青年群體的職業培訓需求將提升
職業技能培訓是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新能力,不斷適應就業市場變化的重要舉措。我國針對職業技能培訓出臺的相關制度也在朝著更完善、更健全的方向發展。2023年4月4日人社部發布關于開展2023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推進計劃的通知,對于青年專項技能提升從覆蓋范圍、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等方面都做了針對性的指導。這也是基于目前青年群體失業率居高,及技能人才短缺的現狀,而未來對于青年群體的相關技能培訓需求將持續凸顯,屆時人力資源機構也會得到更大的價值體現。
趨勢三:GPT或扮演“工作助理”的角色,精準向GPT提需求將成為職場基本技能
在ChatGPT出現后不久,相關學術論文指出80%的美國人會受到影響,GPT未來將會以類似于蒸汽機和印刷機一樣的“通用技術”存在,意味著每個人的工作和學習中都會應用到GPT,GPT將作為“工作助理”的角色融入工作,如寫作、繪畫、編曲功能都可作為相應職業工作的輔助。憧憬未來的人工智能,或將實現“人適應機器”向“機器適應人”的方向轉變,對于就業人員而言,如何精確地向人工智能提出自己的需求成為關鍵。
趨勢四:人工智能不斷走向通用人工智能,將引發對就業的雙重影響
未來的人工智能會向著通用人工智能的方向不斷發展,通用人工智能具有全面性的智能化,能夠應用的領域更廣泛,進而引發對就業的雙重影響。正向效應層面:其一,學歷不再成為人才評定的唯一標準,或將突破“唯高學歷”的傳統觀念束縛,屆時社會所需人才的種類將更加多樣;其二,當崗位的大部分工作被AI替代,企業可精簡用工,節省的人工成本可用于擴大產能、提高研發投入等;其三,人工智能幫助工作效率的提升,使得單位產出增加。負向效應層面,人工智能使得許多工作崗位被完全替代,導致部分人群的短暫失業。另外,當通用人工智能的應用成為普遍現象,只具備職業所需的單一技能將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就業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在任何歷史時期都被提到重要的位置。我國就業供需兩方的結構性矛盾仍較為突出。化解新時期就業問題,助力高質量充分就業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需要努力的方向。
金柚網作為知名的人力資源數字化綜合服務商,在智能招聘管理、員工全生命周期管理、員工培訓、人才發展等方面有技術和服務優勢,在企業人才招聘和用工管理方面積累了不少成功案例。未來也將在人才的“選、育、用、培”方面發揮人力資源服務價值,助力就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