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主辦的“2023低代碼·無代碼產業大會”在北京舉辦。作為低代碼、無代碼產業首次權威會議,大會以“重塑數字化引擎 暢享現代化篇章”為主題,匯聚各路專家對最新發展趨勢、研究成果及在多個行業的深度應用進行分享。
在會上,網易數帆云原生及低代碼產品線總經理陳諤獲評行業突出貢獻專家,網易數帆與泰康人壽的保險行業實踐案例入選《2023低代碼·無代碼應用案例匯編》。
AIGC與低代碼1+1>2,五句話完成原本50+步驟的開發
在AIGC強勢出圈的趨勢下,對AI與低代碼開發融合可能帶來的顛覆性開發體驗也成為大會上的熱議話題。網易數帆旗下CodeWave智能開發平臺正是以網易自研的智能大模型為底座,以低代碼為開發工具。開發者只需使用自然語言與平臺對話,即可生成低代碼可視化編程語言代碼,平臺還提供智能檢查和修復、智能補全、AI測試機器人等功能。
網易數帆云原生及低代碼產品線總經理陳諤
陳諤在主論壇做專題分享時指出,AIGC與低代碼將帶來1+1>2的化學反應,在降低門檻、提升效率、滿足個性化應用、提升開發能力、測試和運維自動化方面都提供了極大的想象空間。
在對低代碼編程語言實現統一描述的基礎上,通過引入自然語言生成應用將大大減少需要人工操作的步驟。陳諤團隊做了測試,原本需要50多個步驟的開發,以四五句的對話即可完成。
其次,通過大模型的訓練,AI將能夠幫助普通的低代碼開發者完成部分需要專業開發才能完成的擴展組件、擴展庫開發。另外,依托低代碼編程語言與組件機制,將企業應用中普遍存在的低頻使用的長尾功能通過自然語言描述交給AI生成,將能夠大幅降低應用開發維護成本。
那么,AIGC是否會直接替代低代碼,成為軟件開發的下一個利器?陳諤認為,從自然語言到直接開發成應用之間天然存在壁壘。例如,用自然語言表達開發者意圖時,描述具有模糊性,但軟件開發卻需要準確的表達、充分的上下文,還需要通過封裝屏蔽細節。而低代碼正是通過提供低門檻全棧編程語言、高度封裝、讓開發者只需要關注業務邏輯,提供標準化的軟件設計和開發規范,補齊了自然語言到開發應用之間的斷層,提供更好的開發體驗。
低代碼助力保險行業業務創新,泰康人壽案例入選“應用案例匯編”
產業大會上,《2023低代碼·無代碼應用案例匯編》發布。《匯編》精選來自14個行業的70個應用實踐和技術融合創新典型案例,為各行業提供積極參考。網易數帆與泰康人壽在保險行業實踐案例入選。
隨著業務發展,泰康人壽內部高定制化、個性化應用需求加劇,分公司和績優團隊對許多定制化、個性化的營銷管理應用需求強烈。而傳統的開發方式存在開發人員不足,無法快速響應業務需求的問題。
在經過前期溝通后,泰康人壽引入網易數帆旗下低代碼開發平臺,先以7家分公司作為試點,再在內部逐步推進使用,實現將技術資源從集團總部向分公司普惠,2個月內孵化低代碼應用80個,涉及數字化營銷管理、保單管理、IT團隊管理等。例如,通過低代碼開發平臺搭建的泰行銷app,各分公司可以在app中建立屬于自己分公司專區模板。深圳分公司就根據實際業務需求,推出首頁展示、大健康專區、報表展示、個人數據看板,集成建保通、拜博醫院、客戶健康權益等功能模塊。
此外,泰康人壽快速培養集團內部低代碼開發120名,均衡企業各水平開發人員的比例,提升開發效率的同時也能滿足業務變化與創新性需求。
從平臺到專家,網易數帆持續助推產業加速發展
在本次產業大會上發布的《2023低代碼和無代碼市場調研報告》中,有來自1300余位行業使用者、服務商受訪。40%的使用者認為,相較于傳統開發,低代碼開發效率提升10%-30%,30.55%的使用者已經可以用低代碼完成大部分工作。
經過多年的發展,低代碼開發正在切實進入企業并改變軟件開發方式,影響著企業里的開發甚至業務人員。另一方面,網易數帆也借由技術探索、產品創新、行業應用領域的努力,持續助推低代碼更廣、更深應用。
21年,網易數帆成為首批通過信通院低代碼開發平臺可信云能力測評的服務商,作為行業內標桿獲得認可。同年,網易數帆入選低代碼·無代碼推進中心首批成員單位,共同參與開展低代碼·無代碼標準體系建設、技術最新路徑探索。今年4月底,網易數帆率先升級低代碼開發平臺,引入智能大模型底座,打造CodeWave智能開發平臺,進一步降低開發門檻,提升開發的可能性上限。
憑借長期以來前沿的技術理念和廣泛行業影響力,陳諤也在產業大會上被評為突出貢獻專家。
陳諤(右五)等被評為低代碼·無代碼行業突出貢獻專家
未來,除了持續提升平臺易用性和輸出行業觀點,網易數帆也在通過金融、新零售等行業解決方案、打造相關生態、培育人才等措施,以“開發工具-行業-生態-人才”系列動作,推動低代碼更深應用,產業加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