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至17日,首屆武漢網絡安全創新論壇在湖北省武漢市臨空港舉行。在5月17日下午的主論壇上,集中發布了10項網絡安全優秀創新成果,系列成果代表著網絡安全相關領域的前沿發展態勢,是此次論壇最突出的成果之一。
此前,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以發揮國家級行業協會橋梁紐帶作用,發動社會各個方面參與維護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推動網絡安全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為目標,向社會征集了180項網絡安全創新成果。經專家學者兩輪嚴格討論推薦,31份網絡安全創新成果脫穎而出。
5月16日,兩場數據安全、一場軟件安全的創新成果交流會同時召開,來自我國網絡安全行業領域的專家學者代表匯集于此,對此前經過多輪推薦篩選出的31項創新成果逐項進行討論推薦。最終,6項數據安全創新成果和4項軟件安全創新成果勝出,并在主論壇上公開發布。

首屆武漢網絡安全創新論壇主論壇現場
10項網絡安全優秀創新成果
數據安全創新成果
· 隱私計算理論與技術(李鳳華團隊)
· 基于5G超級SIM的應急指揮通信與數據安全保密技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開放互聯環境下敏感數據安全融合與共享關鍵技術與應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可證安全隱私計算技術及其在行業數據流通中的應用(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
· 面向5G融合應用的數據安全服務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中國移動集團有限公司)
· 通信行業數據安全管控平臺(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軟件安全創新成果
· 開源軟件供應鏈安全檢測關鍵技術與產業化應用(奇安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互聯網安全接入服務(北京微步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 零封安全——智能化網絡漏洞挖掘利用系統(魯輝團隊)
· 云原生研發運營安全解決方案(懸鏡安全)

第一場數據安全創新成果交流會主持人、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處長嚴寒冰認為,創新成果交流會上,企業充分展示了深耕多年的技術成果,這種相互交流、相互溝通、共同進步的方式,對于國家網絡安全的建設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第二場數據安全創新成果交流會主持人、四川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陳興蜀認為,以前科技創新成果是根據發布論文數量、產生經濟效益等作為獲獎評判標準,此次創新成果交流會上,專家學者們通過溝通交流產生了不同的思想碰撞,這也對未來的科技創新成果評價提供了新思路。

軟件安全創新成果交流會主持人、清華大學網絡研究院教學委員會主任段海新認為,此次創新成果征集和推薦活動,是一次網絡安全專業、學術和產業的交流會,對于產學研用融合發展十分有益。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秘書長張健認為,首屆武漢網絡安全創新論壇系列創新成果的交流是一個新科技成果匯集、展現和轉化的契機;以論壇為平臺載體,讓創新團隊、科研機構、高校、企業面對面交流碰撞,在碰撞中讓新技術、新應用啟發整個行業的新思考和新創意。希望通過推薦交流活動,將創業者、高校、科研院所、用戶、投資方等多方角色匯集到一起,努力讓網絡安全產業創新鏈更加完善,為行業發展培育良性生態,實現科技創新,打造真正的“國之重器”。
本屆論壇通過發布系列網絡安全優秀創新成果,進一步匯聚了網絡安全行業專家力量、集中展現了相關領域的創新趨勢,為推動產學研用資源整合,探索形成更加豐富完善的網絡安全創新鏈、科技鏈和產業鏈奠定基礎;一些創新成果獲獎單位表示,將積極考慮在位于湖北武漢的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落地,開展成果轉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