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05月16日消息,近日,一項關于果蠅的研究表明,保持饑餓感或許可以延緩衰老。這一研究由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科學家進行,他們致力于探尋人們尋找食物的大腦變化是否可能成為長壽的關鍵。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此前已有研究發現限制飲食可以延長壽命,然而,嗅到食物氣味會減弱這種效果。為了深入了解影響長壽的背后原因,密歇根大學的研究團隊以果蠅為對象,通過多種方法誘導果蠅產生饑餓感。
研究人員首先改變了果蠅飲食中支鏈氨基酸(BCAA)的含量。此前的研究表明,在哺乳動物和果蠅的飲食中,BCAA的增加會增加對蛋白質的食欲并延長壽命。然后,他們讓果蠅自由選擇進食酵母或含糖食物。
在實驗過程中,與進食高BCAA含量的果蠅相比,進食低BCAA含量的果蠅更多地選擇酵母而非糖。這表明,減少食物中的BCAA含量會使果蠅產生饑餓感。有趣的是,研究人員發現進食低BCAA含量的果蠅的壽命顯著延長。通過不斷制造饑餓感,果蠅的壽命得以延長。
研究人員還能夠將饑餓的分子結構映射到果蠅神經元表觀基因組的變化上,并確定神經元對飲食中特定氨基酸的存在或缺失所做出的反應。這些變化可能會影響果蠅大腦中特定基因的表達數量,從而影響果蠅的攝食行為和衰老過程。
研究人員表示,在將這些發現應用于人類之前,需要謹慎行事。然而,他們認為有充分的理由預計,所發現的機制也可能調節其他物種的饑餓感。這項研究為人類延緩衰老的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雖然果蠅作為模型生物在科學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如何將這些發現應用于人類仍需進一步的研究和驗證。然而,這項研究為尋找人類延緩衰老的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為未來的科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啟示。
總之,這項果蠅研究發現了保持饑餓感或許可以延緩衰老的可能性,為科學家探索延長人類壽命的方法提供了新的線索,同時也提醒我們對這一領域的研究應保持謹慎和進一步的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