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5月17日消息,韓國半導體制造商SK海力士計劃在2025年之前采用日本光學設備供應商佳能的納米壓印技術(NIL)來實現大規模生產3D NAND芯片。
納米壓印技術是一種前沿的微納加工技術,具有高分辨率、低成本和高產率等優勢,被認為有望在未來取代傳統的光刻技術,成為微電子和材料領域的重要加工手段。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SK海力士近期從佳能引進了納米壓印技術設備,并正在進行測試階段。目前的測試結果表明,該技術的表現良好。
與傳統光刻技術相比,納米壓印技術無需復雜的光路系統和昂貴的光源,因此可以顯著降低制造成本,對于半導體制造商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突破。
SK海力士最近公布的2023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一季度營收為5.0881萬億韓元,較上一季度下降34%,同比下降58%。這已經是SK海力士連續第三個季度出現同比和環比下滑的情況。此外,公司在今年一度出現了2.5855萬億韓元的凈虧損,連續兩個季度出現凈虧損。
然而,SK海力士預計隨著銷量逐漸增加,在第一季度觸底之后,公司的營收將在今年第二季度出現反彈。這也與他們引進納米壓印技術設備以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的計劃相吻合。
納米壓印技術的應用將為SK海力士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有助于提升其在半導體行業的競爭力。同時,這也對整個微電子產業來說是一項重要的技術進步,有望推動行業的創新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