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5月18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發布了2023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個月,阿里巴巴的營收達到2082.0億元,同比增長2%,稍低于預期。調整后的凈利潤為273.8億元,同比增長38%。
這是阿里巴巴自2023年3月28日啟動組織變革以來的首份財報。在財報電話會議上,阿里巴巴的改革進程進一步推進,包括云計算、菜鳥網絡和盒馬啟動上市計劃,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AIDC)啟動外部融資,并成立了六大業務集團的董事會。
盡管本財季中國商業核心收入仍呈下滑趨勢,但其他業務的增長推動了整體增長。其中,國際數字商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營收同比增長了29%,成為六大板塊中增長最快的板塊。
從整個財年來看,國際數字商業在集團增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整個財年內,當中國商業營收整體下滑1%時,國際數字商業仍實現了13%的同比增長。
一些投資者表示,除了淘寶天貓,他們現在最關注的是國際數字商業的業務進展。
根據阿里巴巴的財報數據,去年7-9月,國際數字商業板塊的營收為157.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其中,國際零售部分增長了3%,國際批發部分增長了6%。
去年10-12月,國際數字商業收入達到194.65億元,同比增長18%。其中,零售業務增長了26%,批發業務基本持平。
今年第一季度,國際數字商業增速繼續加快,收入為185.4億元,同比增長29%。其中,零售業務增長了41%,批發業務同比增長了3%。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商業不僅收入持續增長,虧損也在持續收窄。本季度虧損從去年同期的25.63億元降至23.3億元。管理層表示,若剔除Lazada的一次性提前終止費用,則虧損將降至15億元以下。
阿里巴巴還指出,海外業務已逐漸成為推動其穩健增長的新引擎之一。國際數字商業連續三個季度保持增長,取得了顯著的業績改善。
阿里巴巴國際數字商業在出海方面找到了適合的方法論。他們注重業務整合和效率提升,通過區分業務,采取跨境+本地的模式。此外,他們加強了物流和倉儲等基礎設施的投入,并優化了消費者體驗。
阿里巴巴通過在本地市場建立業務,如東南亞的Lazada、土耳其的Trendyol和南亞的Daraz等,實施本土化策略。他們改善了物流和倉儲體系,縮短了物流時效,并降低了商家的倉儲成本。
在跨境平臺速賣通方面,阿里巴巴關注商家和消費者體驗,建立了商家中臺,整合供給,提高了商家的發布效率。他們推出了全托管服務,簡化了商家的運營流程。此外,他們持續改善物流建設,縮短了貨物到達時間,并推出了Choice服務,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
阿里巴巴國際數字商業的成功也得益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填補信息鴻溝,不斷提高業務規模和商業化率。
阿里巴巴國際數字商業還加速了出海進程。他們啟動了對外融資,并加大市場開拓的力度。通過投資物流和倉儲設施,他們擴大了物流能力,并在全球不同市場增加了投資。全托管模式也在不斷推廣,提升了商家和消費者的體驗。
綜上所述,阿里巴巴國際數字商業連續三季度保持增長,并通過適合的出海方法論和加速出海進程取得了成功。他們的改革舉措和業務策略為阿里巴巴集團的穩健增長提供了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