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9日,“博無止境 大有可為”博大數據新品牌發布會在京啟幕。會上,博大數據CEO張永健發表了主題演講,并宣布“鵬博士大數據”品牌正式更名為“博大數據”品牌,啟用新LOGO奔赴新征程。
張永健表示,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數據中心已經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在新階段,博大數據將積極響應東數西算、碳中和等國家重大戰略,聚焦“3+1”業務戰略,在優勢產品、服務能力、技術創新、生態戰略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升級,逐漸從行業領導者向行業賦能者轉型。同時,博大數據將積極進行國際化布局,加速拓展海外市場,打造全球數字生態。

圖注:博大數據首席執行官張永健
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智算中心建設正當時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經濟日益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當前,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各國爭奪的戰略高點,也是新時代引領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成就顯著。《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指出,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數字經濟成為穩增長促轉型的重要引擎。
想要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需要全方位、多維度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尤其要夯實數字經濟的底座——數據中心。張永健指出,數據中心是數字經濟的發動機,占我國社會用電量2%左右的數據中心,支撐了占2021年全國GDP 40%的數字經濟,對提升全社會生產效率和全要素生產率作用巨大。
“未來,中國數據中心發展空間巨大。”張永健表示。數據呈現爆炸式增長,數據中心建設成為大勢所趨。IDC發布的《數據時代2025》報告預測,2025年全球數據量將達到175ZB,接近2020年數據量的3倍。 同時,IDC預測中國數據量增速最為迅猛,預計2025年將增至48.6ZB,占全球數據圈的27.8%,成為全球最大的數據圈。

迎著“東數西算”東風,數據中心進入價值競爭新階段
數字經濟時代,算力是核心生產力。2022年開年, “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通過構建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將東部密集地區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推進能源和算力的跨區域協同調度,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形成新格局。張永健認為,東數西算工程的意義,在AI時代,也將從降低“數據存儲成本”變成“降低社會整體運行成本”。
從資源角度來看,數據中心屬于高耗電產業,尤其是我國已建成運行的數據中心普遍能耗較高,年耗電量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2%。因此,要想降低社會整體運行成本,對于數據中心而言最為有效的途徑便是降低能耗。
與此同時,政策層面也在引導數據中心低碳綠色發展。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印發的《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優于1.3。這對數據中心提出了進一步提升電能利用率,在不同數據中心間算力協同調度、削峰填谷、精細化能耗控制的要求。“建設節能低耗的數據中心將是未來各數據中心運營商的主要考慮。”張永健進一步指出,在數據中心的能耗占比中,IT設備消耗占71%,制冷設備消耗占20%,因此,降低IT設備的能耗成為數據中心節能的關鍵點。
事實上,低碳只是數據中心的發展趨勢之一。張永健認為,數據中心正在進行第三次革命,從高安全、快速交付轉向算力和生態,最終演變成智算中心,同時機柜功率密度將持續攀升。
而在布局方面,張永健認為,隨著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未來數據中心將呈現“超大型數據中心+邊緣數據中心”協同布局的局面。
在超大型數據中心方面,隨著移動互聯網業務需求快速增長及未來產業互聯網需求爆發,超大型數據中心集約化的優勢將逐漸凸顯,基于對能耗、運維等諸多因素的考量,數據中心將呈現“量減體增”的發展趨勢。在邊緣數據中心方面,作為超大型數據中心的補充,為園區網絡、數據中心網絡及云服務等分散式擴展。根據Omdia的預測,到2022年全球企業邊緣服務市場將達到970億美元,而到2026年這一數字將飆升至214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0.4%。
面向未來,數據中心行業還面臨著創新驅動的轉型。張永健認為,過去依賴的“融資能力”“核心資源”“銷售模式”已經不能全方位的適應市場需求,未來要靠的是“采購&建設模式”“解決方案創新能力”“運維能力”等。
博大數據全方位升級,開啟行業賦能新征程
博大數據是中國第一批第三方中立的數據中心服務商,同時也是中國第一期中國互聯網公司孵化器。張永健表示,作為數據中心行業的先行者,博大數據因建設速度、服務模式和對客戶的重視程度等原因,優勢漸顯,受到客戶青睞。公司發展至今,博大數據已躬耕數據行業二十載,目前正逐漸從行業領導者向行業賦能者轉型。

新階段,新征程。張永健在會上發布了“3+1”發展戰略,博大數據將以不斷強化企業治理及提高經營效率為基礎,不斷提升公司價值,不斷助力客戶成功,不斷協助員工成長。同時,博大數據還將在優勢產品、服務能力、技術創新、生態戰略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升級。
在優勢產品方面,博大數據根據客戶需求,提供4大類產品服務。第一,以機柜為主的基礎服務,主要為數據中心定制化服務,數據中心代建代維等;第二,連接增值服務,主要為網絡帶寬、云連接、多云組網、定向加速等網絡增值服務;第三,運維增值服務,主要為技術服務、運維支撐、遠程支撐等,博大數據運維團隊在全國約500人,20年保持了0運維事故的佳績。第四,創新產品及解決方案,主要為一系列數字化服務及算力服務,如災備、信創、安全、上云服務等。
值得注意的是,博大數據不僅能夠快速整合資源,為大型客戶提供數據中心定制化服務,而且還能為中小企業客戶提供以數據中心為主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幫客戶實現更高ROI、更高靈活性、更高效率、持續創新。
在服務能力方面,博大數據與合作伙伴共贏。在過去,博大數據沉淀了4大核心價值,即機房資源、多元客戶、定制服務及生態合作,同時強化了4大服務能力,即智慧運營、安全可靠、軟件定義及不斷提升的服務意識。面向未來,博大數據在市場、銷售、產品、低碳、生態合作及技術創新層等層面持續發力。
在技術創新方面,張永健表示,博大數據將利用綠色低碳技術,如AI垂直制冷能效控制、間接蒸發冷卻、余熱回收、預留儲能、液冷等,打造面向未來低碳型數字經濟發展基石。面對“新基建”和“碳中和”的雙重挑戰,博大數據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用“環境友好思維”尋求數據中心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在供電、環境和用電三個方面,博大數據將探索零碳數據中心發展足跡,如使用綠電、儲能、碳抵消、自然冷能、高效IT設備等。
在生態戰略方面,博大數據將專注于數據中心主營業務,積極布局“東數西算”,與更多商業伙伴構建生態共同體。博大數據通過產品、技術、商業等多方面的合作,實現產品升級、方案開發、業務創新、市場開拓等,打造數據中心產業生態。博大數據將重新詮釋新時代的生態共生關系,鍛造“生態鏈接能力”,與上下游合作伙伴和生態聯盟合作伙伴,共同融入到以提升客戶業務價值的商業生態中,通過服務客戶,創造共同價值,實現共同發展。
在中國奏響“雙城記”,同步放眼全球市場
在“東數西算”等政策的引導下,博大數據已在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等“東數西算”節點布局,形成以算力為中心、網絡為基礎的全國一體化網絡,其數據中心總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擁有機柜數5萬余個。不僅滿足企業在核心城市的業務布局,還將進一步助力企業核心與邊緣形態共存的算力集群演變。此外,博大數據積極進行國際化布局,不斷通過資源整合打造全球數字生態,加速拓展海外市場。
“如今,我們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南北兩極,環首都區域及粵港澳大灣區投資建設了超大規模的智算中心,唱響了數字發展的 ‘雙城記’。在環首都區域,我們正在建設博大數據廊坊智算中心,單體面積近10萬平方米,建設等級為Tier3+,機柜數量達到超過1萬。在粵港澳大灣區,我們正在建設博大數據深圳前海智算中心,單體面積為4.5萬平方米,建設等級為Tier3+,機柜數量達到1.5萬。”張永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