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很多人在買了投影儀之后會發現,明明可以沉浸式的看電影,結果電影放了一半投影畫面就出現模糊虛焦的情況,極其影響觀影體驗。這其實就是常見的熱虛焦現象,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選購中或許要注意鏡頭材質,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一、投影儀鏡頭的分類
在了解熱虛焦的問題前,首先得了解投影儀的成像原理和所需配件。投影儀的基礎成像方式,其實讀過初中就知道,無非就是根據凸透鏡成像的原理,以一定比例形成放大的實像。但在這樣簡單的原理背后,則是對鏡頭有一定的要求。
除了最常規的距離關系,對焦的任務基本就在投影鏡頭上,卻確定后就不便總是變更,才能行程完整清晰的圖像。根據家用投影儀的定價和成本關系,所以選擇投影儀鏡頭種類也比較有限,目前主流的就是三類鏡頭。

1.樹脂材質鏡頭
樹脂鏡頭在抗沖擊能力上比較突出,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不耐熱。因此當投影儀的散熱不佳,就會導致它受到高溫影響出現變形的情況。不過這種材質也讓鏡頭變得輕便,同時它的成本也低不少,最終得到的投影儀自然定價也就更便宜了。

2.玻璃材質鏡頭
那么玻璃鏡頭顧名思義就是采用玻璃材質,優點是硬度極高且耐磨性強。加上玻璃鏡頭折射率高,所以也能讓投影儀擁有不錯的色彩還原能力。只不過這種壽命很長的鏡頭也有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價格昂貴不少。以致于廠商擔心對價格的接受度,因此很少采用。

3.混合材質鏡頭
那么既然這都不是完美的解決方案,所以現在很多廠商也想出一個折中的方案,就是采用樹脂和玻璃混合的方式制作鏡頭。這樣技能提升耐磨性和折射率,也能讓成本相對低不少。不過就算如此,輕便和色彩還原能力也就都會有所下滑。

二、投影儀熱虛焦的原因
所以到底什么是熱虛焦?簡單來說,就是光機發熱讓鏡頭膨脹位移導致畫面失焦。再說具體點,投影儀開機一段時間內部自然發熱,導致鏡頭等部件出現“熱脹冷縮”的現象,從而發生微小的偏移。而鏡頭焦點發生的移動,就導致原本清晰的畫面因焦距偏差而變模糊。
這個問題會在三個情況下加劇,首先是傳統燈泡光源發熱更為嚴重,同樣時間的發熱就肯定會加劇。再來就是一些機型本身定位輕薄,光機周圍空間小,散熱能力差。而最為嚴重的自然還是承受不住高熱的樹脂鏡頭。

所以才會有消費者在日常觀看投影儀時,尤其在冬天或者溫差大的地方,熱虛焦情況越發明顯。好在即便所有物件都會熱脹冷縮,但純玻璃鏡片就很難出現形變到虛焦的情況,至少對用戶的觀感上,可以一直保持清晰畫面。這么看來,玻璃鏡頭或許是投影儀最優的解決方案。
因此相信在解決了成本這一最為明顯的缺憾后,家用投影儀廠商應該會逐步嘗試革新鏡頭材質。在未來或許也會有不少的投影儀會上市更卓越更平價的玻璃鏡頭產品,這樣用戶也能夠徹底擺脫長期以來熱虛焦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