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美圖公司創始人兼CEO吳欣鴻來到中國美術學院,以《我的美途》為題與創新設計學院學子分享自己的創業之路,鼓勵同學們堅持對美的洞見和理想,未來努力創造并引領美學發展。
以下為吳欣鴻演講實錄: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好,很高興有機會回到“國美”和大家分享。時隔多年再回到自己曾經學習的地方,看到臺下這么多年輕的面孔,我特別開心!聽說在座的同學們多是大三大四的學生,很快你們就要面臨未來職業道路的選擇。作為一個曾經的“國美”學子,現在的“美”的創業者,在這里,我想和各位同學分享我是如何發現并走上自己的“美途”。
美的萌芽
其實跟在座的很多同學一樣,我初次接觸美術也是因為家長從小讓我學畫,我是從3歲開始學習畫畫,從一個色彩、一支筆開始,在生命的最初階段認識到了美的存在,那時候也很懵懂,只是有了一個美的初步評判標準,但也是從那個時候起,美開始在心里慢慢萌芽、生長。
直到中學時期,我有機會來到中國美術學院進修兩年,學習油畫,這才真正推開了我生命中的美學大門。在中國美術學院,我接受了系統性的美學知識的教育,在這個時期的對于美的學習,在我的世界觀、價值觀的建立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開始學著用美的眼光去審視這個世界,這段教育經歷讓我對于藝術、對于美有了更深刻的認知,也為我選擇的創業道路埋下了“美”的種子。可以說,“國美”是我成長道路上非常重要的里程碑美麗夢想的起點。正是因為有在中國美術學院兩年的求學生涯,我才能帶著對美的洞察,發現普通人沒有被滿足的對“美”的需求,創立了現在的美圖。在這里,我必須感謝中國美術學院的各位老師和我曾經的同學給我的幫助。
受教育經歷的影響,我愛上了繪畫和攝影。在攝影過程中,很多女性對于美的追求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我也發現在那個時候,沒有一個能夠幫助女性簡單快速實現她在影像中變美愿望的技術或者軟件,當然你可以用PS,但是用PS簡單修一張圖需要十幾個或者幾十個步驟,這把一個龐大的用戶群體隔離在“變美”的大門之外。這讓我有了“做一款簡單的圖片處理軟件,讓用戶把照片變得更好看”的想法,無心插柳做出了美圖秀秀。
很多人都知道,我在互聯網浪潮的初期,就開始的創業,但直到美圖才發展成一項長期的事業。相信各位同學們和我一樣,學習美術,都希望能夠創作出屬于自己的作品。在這里我能很自豪地說:美圖,就是我的“代表作”。我在美圖的事業上從未止步,就是因為我對于“美”的熱愛讓我找到了值得長期付出、長期熱愛的方向。我總結我創業初期的關鍵,一是敏銳的感知,讓我找到市場在哪;二是對美的長期熱愛,讓我堅持了下來。這些都不困難,我相信大家都能做到。
美的生長
我覺得美圖最大的創新,就是把變美這件事情簡單化。一開始,我們為了滿足用戶簡單修圖需求,開發了美圖秀秀。以此起點,持續挖掘用戶對于美的需求,拓展美的服務;我們發現用戶對于自帶修圖功能的拍照軟件有著強烈的需求,于是我們開發了美顏相機;當短視頻成為新的表達方式,我們開發了美拍;我們發現修圖后的影像文件其實是一種社交資源,我們推動了美圖秀秀從“美的工具”向“潮流美學社區”轉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海外用戶也有國內用戶同樣的需求,于是我們大力拓展海外業務,把美帶到全球,推動中國美學走出去。
往大了說,美圖的創業史也可以說是一部十二年來中國人的審美變遷史,也是一部中國人眼中的“美的歷史”。從發展初期日系大頭貼、非主流占據主要審美到不再追求千人一面,中國人越來越注重個性美。我們在海外布局的時候,也感受到海外用戶對于美也有不同的理解,他們可能以黑為美,以雀斑為美,以真實為美。
人們對“美”的定義不斷發生變化,從影像到現實生活,用戶對美的需求越來越多元,皮膚、顏值、身材、服裝、妝容,每個人對于每個選項都有自己的美的標準,對美的需求越來越千人千面,找到自己潮流審美的風向標,需要形成關于美的標準,有辨識度、個性化。
我們在線上滿足了用戶的虛擬變美需求后,我們又發現用戶的變美需求與現實“變美”之間依然存在鴻溝。如何跨越這個鴻溝,美圖仍然將從技術上給出自己的回答。
成立于2010年的MT Lab是美圖公司AI技術的研發中樞,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在人臉技術、人體技術、圖像識別、圖像處理、圖像生成等領域形成了行業領先的技術優勢。技術的加持,使得美圖可以為上億用戶提供了美的影像產品,用戶的體驗反饋也可以進一步促進技術的升級。而隨著服務用戶、用戶反饋越來越多,美圖積累了非常多“變美”專業經驗,而這對于變美生態鏈的企業來說是極有價值的。
大家可以看到,美圖已經開始用數字化的手段去嘗試滿足用戶千人千面的變美需求,除了影像之外、美圖還開發了AI測膚、AR虛擬試妝等數字化技術幫助更多人在現實中變美。例如,美圖推出美圖宜膚,可以實現精準測膚,通過對人像數據的智能化精細分析,讓用戶更了解自己的皮膚,從而精準護膚,用科技讓皮膚更美。我們還將通過AI技術提供給用戶妝容方案和醫美方案。可以說,經過十多年追著用戶需求跑的經歷之后,美圖終于有希望有底氣去嘗試引領用戶的變美需求,我覺得這是一大跨越。
未來,美圖將持續引領影像變美事業,為用戶提供比上個時代更加強大、更加便捷、更加優質的影像場景服務,也將進一步幫助用戶在現實變美,包括我們將圍繞化妝品、醫美等領域加大技術投入,提供幫助用戶從虛擬到現實全方位變美的美圖方案。
美的蛻變
過去,中國人對于美的認知是朦朧的、粗糙的;美學專業的受眾面是相對狹窄的。但是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精神層面的追求愈加強烈,“變美”成為一種從精神映射到物質層面的剛性需求,我們這個時代,誰都在追求美,誰都可以談論美,誰都可以打造自己的美。
前幾天,我在接受媒體采訪中,提出“建議國家重視美學教育的推廣和普及,充分調動各類機構、院校、媒體等資源,積極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面向大眾的美學活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是感受到在民族文化蓬勃發展的今天,傳承和傳播東方之美非常重要。
國美是美學工作者的搖籃,誕生了中國美學天空的熠熠群星,一直以高度的文化自覺立于時代潮頭。而創新設計學院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學院,是藝術與科技、與時代結合的典范,讓大家在藝術的氛圍里進行各種跨領域創新和思辨。與創新設計學院類似,美圖也在打造MCP美圖創意平臺等內容生態陣地,希望為藝術者提供“美的棲息地”,并通過美圖創意平臺,將藝術美、設計美,傳播給我們的3億月活用戶,讓每一位愛美用戶“參與”和“共創”。
可以說,美圖與國美創新設計學院面對的是同樣的用戶群體、同樣的時代背景、同樣的美的需求,希望我們同心協力共同創造,帶動審美的進步,以“美”驅動新產業的發展,讓“美”進一步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我們能夠以“美”為媒介,傳播新國風和國潮文化,向全球用戶傳遞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審美。
此外,美可以很好地賦能產業,在我看來,產業升級也包含著審美、顏值、美學內涵的升級。美學以前屬于小圈子,是奢侈品,現在的美學已經走出象牙塔,大眾美學屬于所有愛美的人,它可以更多地和產業結合,成為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目前美圖所有的戰略都將圍繞“變美”展開,這是美圖的基因,也是巨大的市場需求。顏值經濟的發展、審美的塑造需要引領者,這正是我們大有可為之處。
作為一個曾經的美院學生,我相信“美”是值得持之以恒奮斗的事業,我也相信年輕人是美的事業的新生力量。東方美學的傳承與發展、當代美學的探索與服務都需要年輕人的加入,希望更多的人,特別是新一代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們在未來都可以堅持美的洞見和理想,用所學引領美的發展,傳承美、創造美、傳播美。我也非常歡迎大家加入MCP美學創意平臺,與美圖一起共創未來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