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5月8日消息,據調研機構TrendForce集邦咨詢公布的數據信息,2023年4月,中國的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已跌至每噸19.8萬元,月跌幅達到39%;氫氧化鋰則跌至每噸26.6萬元,月跌幅達到33%。雖然與3月相比,均價下跌幅度有所擴大,但在4月中下旬,鋰鹽價格已經出現了止跌回升的跡象。同時,電解液原料六氟磷酸鋰近期也開始回漲,負極材料、磷酸鐵、鋰電銅箔等材料價格也已接近觸底,動力電池產業鏈價格逐漸回穩。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碳酸鋰和氫氧化鋰是生產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重要原材料,它們的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在2022年,這些原材料的價格持續高漲,部分電動汽車企業不得不選擇上調旗下產品的指導價格。然而,如今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下降,電動汽車廠商們的生產成本也隨之回落。
TrendForce集邦咨詢表示,目前中國動力電池廠商去庫存已接近尾聲,供需關系經過逾一個季度的市場化調節已逐漸走向正常。觀察顯示,電池材料價格逐漸持穩,市場需求穩健增長,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有逐漸回溫的跡象,預計在下游需求回暖的推動下,6月有望迎來全面復蘇。
這一消息對于電動汽車產業而言,意義重大。由于原材料價格的下降,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將進一步降低,也將有利于電動汽車在價格上的提升和普及程度的加快。同時,市場需求的穩健增長也為電動汽車廠商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要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不斷創新,提高產品品質和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