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3月23日消息,上海華東理工大學林嘉平教授團隊開發的高分子材料基因組研發平臺近日在華東理工大學正式亮相。該平臺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可大大提高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發效率,從而推動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為復合材料用高性能樹脂產業賦能。
據介紹,團隊已建成樹脂結構性能數據庫和基團間化學反應數據庫,包含3萬多種聚合物近15萬條性能數據、58516種基元反應模板的近140萬條化學反應數據。在此基礎上,團隊創建了面向高分子10余種性能的機器學習預測模型,使平臺具備數據檢索、性能預測、配方優化等多項功能。林嘉平教授表示,隨著AI等新興技術的發展,新材料研發工作正逐漸從科學家“經驗試錯”階段轉入“智能制造”階段,高分子材料基因組研發平臺便是大數據、人工智能與高分子材料研發領域開展融合創新的一項成果。
在高性能高分子及復合材料產業領域,堪稱高分子版的ChatGPT——國內首個高分子材料基因組研發平臺(AI plus 高分子軟件平臺)在上海華東理工大學誕生。該平臺通過對高分子材料研發中的結構性能進行數據挖掘,并集成機器學習性能預測功能、結構設計、配方及工藝參數優化等功能,研發高強度、耐高溫、輕質化、功能化兼具的先進樹脂基復合材料,是解決航空航天等領域先進裝備制造難題的關鍵。林嘉平教授團隊還研制出了系列先進復合材料基體樹脂,如固化溫度小于300攝氏度、5%熱分解溫度大于650攝氏度、玻璃化轉變溫度大于600攝氏度的新型耐高溫、易加工硅萘炔和硅芴炔樹脂,耐高溫、高韌性的新型聚硅炔酰亞胺樹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