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4月12日消息,隨著技術的發展,5G非地面網絡(Non-Terrestrial Network;簡稱NTN)技術將在2025-2026年趨于成熟,并帶動5G NTN技術邁入商用化階段,這將使得全球終端使用者的行動裝置皆搭載衛星通訊功能。
對此,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估,2023-2026年全球5G非地面網絡市場產值將從4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37.5億元)上升至8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606億元),年復合成長率為7%。該機構還指出,在全球5G非地面網絡市場產值逐年上升趨勢下,亦會提升芯片大廠發展5G NTN技術意愿。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目前與手機制造商合作發展5G NTN技術的芯片大廠為高通、聯發科與三星電子。具體來看,高通與OPPO、小米與vivo廠商合作將驍龍衛星通訊芯片整合至手機內;聯發科則與英國手機制造商Bullitt Group合作將雙向資料傳輸衛星通訊芯片搭載在手機中;三星電子將配置衛星通訊功能芯片與旗下手機整合,打造自有衛星通訊生態體系。
需要注意的是,5G NTN技術也面臨著一些挑戰。現階段,因5G NTN技術尚在初期發展階段,成本競爭力恐在短期內是瓶頸。
TrendForce集邦咨詢表示,NTN技術發展快速歸因于全球低軌衛星覆蓋數量快速上升。值得一提的是,Space X是低軌衛星發射數量最多的衛星營運商,其在2023年3月前共計發射4002顆,占全球發射比例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