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文學作品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但許多受歡迎的經(jīng)典作品被一些不負責任的資本家進行惡意翻拍,以追求利潤。雖然《水滸傳》已經(jīng)被翻拍了26次,包括8部電視劇和18部電影,但真正向經(jīng)典致敬的作品寥寥可數(shù)。這些翻拍往往默默無聞,被網(wǎng)友嘲笑為“蔑視經(jīng)典”。
黃曉明首次擔任導演,他的處女作《智取生辰綱》竟然是對經(jīng)典的再次涉足,這讓許多人感到意外。影片中采用了《水滸傳》中“逼上梁山”的經(jīng)典情節(jié),這無疑增加了拍攝難度,因為這個情節(jié)對演員的質量和表演水平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黃曉明挑選的演員陣容讓人大吃一驚。例如,劇中的梁山首領“宋江”由潘長江飾演。盡管潘長江之前在《水滸傳》中出演過兩次“武大郎”,但他作為一個喜劇演員出演“宋江”有些不合適,因為“宋江”是一個豪邁、機智、勇敢的角色,這與他過去的形象相差太遠。
高葉在影片中飾演“閻婆惜”,這對她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她之前在《狂飆》中的大嫂形象深入人心,所以她需要扮演一個與以往形象完全不同的角色——一個溫柔、嫵媚的“閻婆惜”。小沈陽出演“時遷”,小兵張嘎出演“阮小七”,于震飾演“晁蓋”,王迅飾演“白勝”,張子健飾演“楊志”,大多數(shù)演員都是演技派。
雖然故事依然是經(jīng)典的老故事,但演員、導演和編劇都經(jīng)歷了更換。不過,我并不看好他們能否強強聯(lián)手打造出一個真正的翻拍經(jīng)典。這些演員都很有實力,但將他們組合在一起并不一定會產(chǎn)生好的效果。此外,他們飾演的角色在一開始就有不合理的設定和表現(xiàn),比如高葉飾演的閻婆惜被設定為與宋江有感情糾葛,這與原著中的角色設定并不符合。
此外,即使演員們有實力,也需要一個出色的導演來帶領他們創(chuàng)造出一個有深度的角色和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而這部翻拍的導演也沒有太多的經(jīng)驗和知名度。因此,這個新版本的《水滸傳》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成功的翻拍需要更多的創(chuàng)造力、耐心和智慧,而不僅僅是重新拍攝已有的情節(jié)和角色。觀眾們需要看到一個更加深入和富有內涵的故事,同時也需要看到演員們展示出更加出色的表演。如果這個新版本能夠克服這些難題,它就有可能成為一部成功的翻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