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4月5日消息,為貫徹落實《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促進負責任創新,科技部牽頭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了《科技倫理審查辦法(試行)》。該辦法將適用于涉及人的科技活動、涉及實驗動物的科技活動、可能帶來倫理風險挑戰的科技活動以及依據相關規定需要進行科技倫理審查的科技活動。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該辦法提到,開展這些科技活動應依照本辦法進行科技倫理審查。
該辦法提到,涉及使用人類基因、人類胚胎、人類生物樣本、個人信息等的科技活動,均應進行科技倫理審查。此外,涉及實驗動物的科技活動和可能帶來倫理風險挑戰的科技活動也都適用于本辦法。而對于依據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需進行科技倫理審查的科技活動,也應按照本辦法進行審查。
此外,《科技倫理審查辦法(試行)》的附錄中列出了需要開展專家復核的科技活動清單,該清單將根據科技創新發展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列入需要開展專家復核的科技活動清單的研究項目包括:對人類生命健康、價值理念、生態環境等具有重大影響的新物種合成研究;將人干細胞導入動物胚胎或胎兒并進一步在動物子宮中孕育成個體的相關研究;改變人類生殖細胞、受精卵和著床前胚胎細胞核遺傳物質的基礎研究;侵入式腦機接口用于神經、精神類疾病治療的臨床研究;對人類主觀行為、心理情緒和生命健康等具有較強影響的人機融合系統的研發;具有輿論社會動員能力和社會意識引導能力的算法模型、應用程序及系統的研發;面向存在安全、人身健康風險等場景的具有高度自主能力的自動化決策系統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