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3月27日消息,新加坡國立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團隊宣布,他們使用人工智能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正在開發一種可以讀取人類想法的技術。該團隊邀請了多名志愿者參加研究。在實驗中,研究人員讓這些志愿者觀看了1000多張照片,包括紅色救火車、灰色建筑和長頸鹿吃樹葉等。
在觀看照片后,志愿者被送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設備進行腦部掃描,同時,研究人員使用強大的人工智能模型對這些數據進行訓練,以將腦電波信號和觀看的圖像相關聯。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當志愿者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中看到新的圖像時,系統會檢測到他們的腦電波信號,并生成描述這些信號的文字。AI圖像生成器會根據這些文字生成最佳猜測,還原出志愿者腦海中的照片形象。目前,這項技術還處于研究階段,并且只能還原出基本的圖像輪廓。
雖然這項技術在理論上可以有多種應用,但研究團隊表示,讀取一個人的想法和意識是非常復雜和敏感的話題,因此任何有關于這方面的應用都需要仔細評估和審查,確保不會侵犯人的隱私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