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KOL使用手冊(ID:KOL-TOPKLOUT),作者:云纓客,授權轉載發布。
視頻對于用戶來說意味著什么?可能是打掃屋子、化妝時的打發無聊的消遣,可能是處在陌生環境中化解孤獨的寄托,可能是考試學習時的知識獲取,也可能是購物前對商品的一次全面了解,小到幾塊錢的手機支架,大到動輒百萬的汽車,一段視頻足以深刻的影響消費者的購物意愿。
開箱類視頻博主,是視頻流派中重要的一支,他們以專業視角,站在第三方立場,為消費者和該領域愛好者帶來上手體驗和購買建議,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本期微博視頻號熱門作者周榜中,科技開箱博主@小白測評 進入前四名,此外,@方橘一 、@金浩森 、@綿羊料理 等首次進入熱門作者周榜的作者,也值得關注。
TA為什么能成為熱門創作者?
手機早已是我們使用頻率最高的科技產品,手機開箱也一直是最受數碼迷們關注的領域之一,早在智能手機剛剛興起的時候,手機開箱就成為不少年輕數碼迷進軍視頻創作的最佳選擇之一。
@小白測評,本名王迥,早在大學階段就開始了數碼開箱之路,很多老粉是親眼見證了他一步步走向成熟的過程,從大學生評測者到工作室主理人,@小白測評 的成長證明了在視頻創作大潮中,堅持愛好,不斷學習,最終能收獲事業的累累碩果。
在手機開箱上,前幾年較為常見的是“專業派”,包括王迥在內的很多開箱博主或多或少都偏向這種風格,當時很多手機技術處于爆發期,國內外知名廠商林立,每次新品發布會,都會有一些驚艷的外觀設計或技術,因此,“專業派”深入淺出的風格往往能給粉絲廓清“術語迷霧”。
目前來說,微博簡介中強調“不客觀 真體驗”的他,更偏向于“體驗派”,這種風格形成的原因,除了有技術增長放慢、設計趨同的行業背景,也是為了讓更多的觀眾更易理解,在觀看時更加有代入感。
@小白測評 的開箱領域,以手機為主,也包括筆記本等泛科技數碼類產品,他的出道之作,即是開箱對比蘋果的MacBook系列,作為一個每周都能更新三到四部視頻的勤更博主,觀眾基本可以在他的視頻列表中找到最新發布的機型開箱。
以最近發布的“珠海小廠”魅族18系列為例,發布會召開后不久,@小白測評 就上傳了他的深度體驗視頻,他以用戶的角度,帶來了全面可信的使用體驗,也發現了一些軟件優化的不足之處。
以@小白測評 為代表的眾多科技開箱博主,發揮了自身專業優勢和資源優勢,為用戶帶來了可信賴的購買參考,也為廠商提供了可借鑒的改進策略,發揮了“關鍵意見”時代里,行業精英與消費者兩重身份集于一體的優勢。
除了他
還有誰?
1、@方橘一
@方橘一 是一位可愛明媚的美妝博主,長相精致的她,鏡頭感十足,穿搭、護膚、化妝是她視頻的主要內容,偶爾她也會為粉絲帶來探店或跨界體驗的視頻。
通過穩定優質的更新,@方橘一 收獲了眾多粉絲,每次視頻更新后,很多粉絲都會到她的評論區留言互動,她也會經常送出禮物回饋粉絲。
除了視頻創作,@方橘一也是一位高產的圖文博主,在轉型視頻博主之前,她就已經創作了大量精彩的圖文內容,現在她也會通過圖文分享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意義的片段。
2、@金浩森
@金浩森 是一位知名攝影師,也是一位模特,早在十幾年前,就上過很多青春雜志,為一眾少男少女了解。
2009年,金浩森與好友文子成立MOON工作室,開啟了一系列巡拍,翻看他的攝影師履歷,可謂成就卓然,先后獲得過2010POCO北京地區最受歡迎男攝影師、2013POCO最高人氣個人空間獎等,也作為隨拍攝影師,拍攝過楊冪的婚禮,他為迪麗熱巴、婁藝瀟、春夏、白敬亭等當紅明星拍攝過精彩寫真。
金浩森還與文子合作,出版了《謝謝你出現在我的青春里》、《人山人海里,你不必記得我》等暢銷書,以攝影事業為基點,金浩森的事業版圖不斷擴大,也擁有了千萬粉絲,成為攝影界的知名攝影師。
他也是較早轉型視頻博主的一批攝影師,憑借高超的專業技巧,給粉絲們帶來了很多養眼的VLOG,包括工作片段、旅行記錄、生活感悟等。
日常圖文微博中,粉絲們可以看到他風格鮮明的攝影作品,在自然、清新、治愈的鏡頭語言中得到美的享受。
3、@綿羊料理
毫不夸張的說,@綿羊料理 是美食領域風格最鮮明的博主之一,視頻趣味性十足,可以當個搞笑短片來看,文案水平更是視頻博主中T1級別的存在。
@綿羊料理 創作的內容中,有探店尋訪美食的部分,也有自己烹制美食的類型,尤其是后者,貢獻了十足的話題與笑點,讓她成為了知名的“翻車區美食博主”。
以制作手打牛丸那期為例,為了制作緊實q彈的牛丸,綿羊連續五天起早貪黑,拿起兩支錘肉棒,以每秒兩次的頻率敲打牛肉三十分鐘,經歷過連續幾次的失敗,直到第五天才成功制作成堪比賣家秀的牛肉丸,讓人捧腹之余,也不禁佩服她的毅力。
對很多老粉來說,提起@綿羊料理 ,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視頻中密集的押韻文案,配合著她的聲音與表情,“skr”到飛起。
隨著微博視頻號的發展,我們期待著能夠看到更多優質內容在微博呈現,挖掘越來越多優質的內容創作者。
更多優質內容創作者背后的故事,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