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淮南警方成功打掉一個專門針對中老年群體售賣虛假保健食品的詐騙犯罪團伙,抓獲嫌疑人26名,凍結涉案資金超2億元。警方發現,該團伙幾乎每天以網絡直播方式,講授所謂的“養生課”,對觀眾進行“洗腦”,進而兜售他們的“保健品”。令人吃驚的是,很多受害者對此深信不疑,爭相購買。之后才發現堅持服用了半年多的高價“保健品”,居然只是糖果和固體飲料,起不到任何治療作用。
以假亂真,行業風向何去何從?
這幾年來,隨著生活的品質提高,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自身健康,五花八門的保健品也是出現得讓人應接不暇,而其中,龐大的老年人群體成為詐騙分子的圍獵目標。明明一眼就能辨別真假的東西,可老人就是深信不疑。據中國保健協會調查顯示,我國每年保健品銷售額高達2000億元,其中老年消費者占半數以上。巨大的市場讓一些不法分子鋌而走險,采取虛假宣傳、欺詐等手段騙取老年人錢財,嚴重時甚至危害老年人生命健康。
保健品行業本應在我國屬于“朝陽行業”。據統計,近年來國內保健品行業產值每年都有13%左右的增長,保健品的出口量每年有近20%的增長。2011年,我國的保健品行業規模達3000億元,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20000億元。雖然發展迅速,但不可否認的是,保健品行業目前存在的問題依然突出,大大影響了市場的發展與保健品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
首先是假冒的問題,現在許多假冒的方法越來越隱蔽,一般人很難識別。以蜂蜜為例,現在許多造假者用白砂糖或者糖漿喂蜜蜂,然后收集蜜蜂吐出來的東西來假冒蜂蜜。雖然都是蜜蜂吐出來的,但兩者的營養價值差異極大,且不易察覺。其次,還有虛假宣傳的問題。現在,從大商場到路邊小攤,到處都賣著各式各樣宣稱有保健作用的食品或用品,可是,其中經嚴格科學實驗證明確實有保健價值的又有多少?現在許多商家把普通食品當保健品賣,把保健品當藥品賣。更嚴重的是現在單批準文號對應多種產品的現象非常普遍。
對于這種現象,只有持續加大對保健食品“坑老”騙局的打擊力度,才能整治老年保健食品市場“坑老”亂象,不僅要強化市場監管,關注食品藥品安全,還要嚴格監管保健食品廣告,嚴把醫療廣告審核關口。這樣才能根源上重塑我國保健行業的風氣。
中流砥柱,砥礪前行
然而,有那么一個品牌,始終秉承守護人類健康,為百姓造安全藥、良心藥的利君精神在這歪風助長的行業里依舊保持行業良心與品質。在奮斗中不斷進取,在創新中不斷突破,以實施“健康中國”這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戰略為己任,不斷優化企業轉型,在過硬的產品質量與多樣式的宣傳中,鞏固百姓心中的“健康符號”,這就是——利君未來。
如今,利君鈣在企業“卓越品質、孜孜追求”的理念下,以過硬的質量、卓越的品質,深受大眾歡迎,不僅運用先進的納米螯合雙重專利技術研發出鈣質吸收率高達90%的納米氨基酸螯合鈣,從行業源頭上突破了許多產品做不到的鈣質溶解率、吸收利用率、優 質鈣源三大問題,還著重百姓的反饋和市場需求調查,針對我國現有群體的亞健康問題,研制出利君視力果味維生素C壓片糖果、藍莓葉黃素酯壓片糖果等等極具功效的品質產品,真正做到利于百姓的目的,這正體現了利君未來以“品牌支撐,資本支持,以藥為主,多元經營”的發展新格局,堅定以服務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健康為己任的步伐,在有如此良心企業和品質產品的帶領下,我國大健康行業必定迎來一股正直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