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鋅榜(ID:znrank),作者:許靖雯,授權轉載發布。
這個春節,個人用戶注冊視頻號即可申請專屬紅包封面、視頻號強直播提醒等新功能接連而上,使其被外界質疑:視頻號引流操之過急。
鋅榜對此并不認可。
視頻號不是一個短視頻平臺,試圖用各種娛樂化內容留住用戶,消遣用戶時間。
視頻號是工具,既然是工具,就要完善工具所應具備的各種功能,以及增加入口,讓用戶隨時隨地能打開使用。“快”才是視頻號應有的速度,引流并不是視頻號的主要目的。
從近期鋅榜數據可以看出,視頻號承載的生態更多元化了,初步具備百花齊放的雛形。例如,除了自帶高流量的搞笑、情感類創作者與視頻外,科普、時尚、品牌營銷等相關的創作者在鋅榜指數中排位提升。
視頻號打破了短視頻屬性,從娛樂屬性變成綜合的生活方式。人人皆可視頻號,才是它正確的打開方式。
視頻號打開新的生活方式
作為微信生態一環,視頻號在用社交思維漸漸融入大眾生活,已經與微信社交生態混為一體。
鋅榜觀察到,視頻號內容逐步豐富,后臺數據顯示情感、科普、搞笑等類目出現不少內容創作者,更有不少品牌企業爭先進場,盤踞私域流量。
春節期間,微信紅包再次出手。個人用戶只要注冊視頻號,就能生成專屬的紅包封面。并且將自己的視頻號內容嵌入紅包封面中。當粉絲、親朋好友拆紅包時,便能通過封面紅包看到視頻號,甚至關注轉發。紅包封面成了潛在粉絲與創作者之間的橋梁。
除此之外,大家會發現視頻號在各大微信群出現的頻率變高了,也更樂于打開觀看里面的內容。
不管是紅包封面還是轉發分享,無疑都是利社交屬性給視頻號推送流量。但特別的是,大眾并不反感,原因是視頻號也具備娛樂屬性,能夠給用戶帶來娛樂價值。
實際上當大家活躍在微信上,更容易打開視頻號,這主要歸功于微信自帶的社交功能屬性。
截至2020年12月,中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9.27億,較2020年3月增長7633萬,占網民整體的93.7%。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為8.73億,較2020年3月增長1.00億,占整體網民超八成。
可以說,視頻正在逐步成為主流的內容形態,甚至可能取代圖文。各個垂類行業必定要與短視頻產生交集,具備社交屬性的視頻號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百花齊放的視頻號
鋅榜數據顯示,情感、音樂、搞笑等自帶高流量的創作者仍是視頻號三大主要內容類型,但逐漸已有不同類目進駐視頻號,譬如科普類、時尚、品牌營銷等。視頻號生態正在多元化。
科普賬號 “三維地圖看世界“主要通過動畫形式,講解世界地理歷史知識,上月21日發布的視頻作品"中國為什么必須守住加勒萬河谷",緊靠時事熱點,吸引大批用戶觀看,點贊數和分享數超過十萬,短時間內躍上榜單第二名。
“硬核不軟的班班“同為科普賬號,則是通過男女對話劇情,將枯燥的知識點,用戲劇化、咆哮型的形式來科普回答,僅僅一個月粉絲從0飆到16W+。
品牌方Roseonly在春節期間,通過在視頻號下方附上紅包封面的領取掛鏈,躋身鋅榜指數第四,成功破圈。
視頻號依靠微信的社交的先天優勢,利用點贊、轉發、朋友圈等人際傳播,最后為內容創作者打開流量入口。
好戲才剛剛開演
目前視頻號基礎設施搭建完畢,直播電商、知識付費、游戲直播等多元化的商業模式將有待釋放更大的商業價值。
而經歷春節紅包封面引流的沉淀,視頻號今年將加速成長,生態豐富性將逐步提升,商業化變現路徑也會變得更成熟。
打開視頻號主頁,“朋友”放在標簽頁的C位,兩旁分別是“關注”和“熱門”。相比于其他視頻平臺基于用戶行為喜好的分發,視頻號走的是社交的思路,靠的是好友推薦。
一位不愿具名的創作者告訴鋅榜,在視頻號發作品更拼質量,社交推薦具有漣漪效應,會不斷向外擴散,一條爆款視頻發布一段時間,依然火爆,后臺還能收到留言和點贊;但依靠流量推薦的短視頻平臺,能否產生爆款只能看流量垂憐,另外內容生命周期短,關注度只能集中在一小段密集時間內。
行業人士判斷,依托微信強大的社交關系鏈,未來幾年視頻號將是短視頻行業巨大的紅利。
內容作為吸引低成本流量的方式,而電商和直播作為變現途徑,最終目的依舊是為商業變現服務。
視頻號的一系列迭代只不過是在完善它的基礎形態,為的是長出更茂盛的短內容商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