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隨著各地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物流網絡也隨之逐步恢復。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1月27日以來,全國快遞日均業務量連續穩步上漲,12月2日至4日,連續三天日均攬收量超3億件,12月6日,郵政快遞攬件量達到3.68億件,為近日峰值,當日投遞量也達到3億件。
盡管如此,快遞運輸不暢的問題依舊存在,部分消費者雙十一購入的商品至今還在路上。
你的快遞到了嗎?
近日,家住北京朝陽的王女士終于收到了一批雙十一期間網購的商品。據她介紹,她11月10日下單,因為發貨地廣州和收貨地北京都有疫情,訂單遲遲不發,經過她多番催促并調整收貨地址,才在12天之后發貨,最終收到時距離下單已經過去了20多天。
王女士還有一單從新疆發貨的商品,至今尚未發貨。王女士告訴界面新聞,上周五與商家溝通時,對方表示本周一就可以發貨,但周二再次詢問時卻被告知仍然無法發貨,理由是工廠剛剛復工,尚未全面恢復生產。
王女士表示,她理解商家的困難,也不想再催促,反而是商家主動勸她申請退款。
在發貨難的同時,末端配送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一位北京消費者在小區微信群里表示,他有三個訂單卡在路上,其中兩個都是中通配送。
商家告訴他,他所在地區可以下單發貨,但有可能到達目的地后無法完成末端配送,最終不得不退回,費用還要商家承擔,因此希望他提前確認當地中通能否配送。
界面新聞了解到,由于該業主所在區域的中通網點處于封控中,導致派送困難,同地區的順豐、申通等也存在類似情況。
一位直播電商供應鏈從業者告訴界面新聞,目前各地快遞正在逐漸恢復,但仍有部分地區無法發貨,例如她從山西太原訂購的商品就遲遲發不出來。她表示,物流不暢給公司業務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有快遞行業從業人員告訴界面新聞,雖然現在物流已開始恢復,但許多地區的快遞網點仍然無法正常運轉。“尤其是北方,河南、山東、河北、北京都是重災區。南方除了廣東封控嚴一些,其他地方都還好。”該從業人員透露。
即使在同一個地區,物流狀態也會時時發生變化。界面新聞通過多位電商商家了解到,目前商家每天都要根據各快遞網點提供的關停信息,綜合整理發貨清單,但也只能作為參考,只有實際下單時才能知道這個訂單究竟能不能發貨。
生鮮類產品遭殃
物流時效不穩定,生鮮類商品受到的影響最大。
由于生鮮類產品極易腐壞,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運輸,且對運輸路途中的溫度、濕度有嚴格的要求。一般來說,如果快遞未能按時送達導致商品損壞,快遞公司會進行相應賠償。但近日順豐在其“快遞發出通知”等信息中提示,因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易腐類物品損壞不在理賠范圍內,例如生鮮食品、鮮花等。
順豐一位快遞員也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現在物流時效不能保證。
因為擔心商品在運輸過程中滯留受損,許多生鮮供應商不敢向外地發貨。一位云南的鮮花賣家就表示,當下即便可以發貨,中間也可能運輸停滯,鮮花損壞后商家和快遞都無法賠償,因此建議消費者過一段時間再購買。
另一位云南商家提供的暫停發貨流向知會表則顯示,目前河南、重慶、北京全域無法發貨,內蒙古、山東、云南等地的部分城市無法發貨。
北京通州某驛站的一位負責人也告訴界面新聞,最近一段時間,驛站都沒有收到生鮮類的快遞。
多地物流正在恢復
隨著各地封控政策調整,新疆烏魯木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藏拉薩、廣東廣州、北京等地的快遞企業開始復工復產。
據中國郵政快遞報報道,在新疆烏魯木齊,郵政、順豐、京東、德邦、韻達、極兔、菜鳥等企業的省級分撥中心已正常運轉,加班加點處理分撥中心滾存郵件快件,超271處快遞網點恢復運營,日均投遞郵件快件超8萬件。
在內蒙古呼和浩特,9個省級郵政快遞分撥中心全部恢復運行,超245個郵政快遞網點恢復營業,超3300余名郵政快遞從業人員陸續返崗,將積壓的160余萬件快件處理完畢。
另外,西藏拉薩、廣東廣州、河南鄭州、重慶、北京等地,除部分未解封高風險區域仍無法派送快件外,主要品牌寄遞企業的營業網點也已陸續恢復正常運轉,運力正在逐步恢復。
位于青浦區的中通快遞上海浦西轉運中心也逐漸忙碌起來。中通快遞上海浦西轉運中心操作副經理嚴國輝介紹,目前,中通上海管理中心單日進出港快件的總量約450-500萬件,環比上周增加10%左右。
“疫情以來,我們物流企業保障能力和網絡服務韌性不斷增強。隨著近期疫情防控措施的進一步優化調整,物流行業回暖明顯。雙12即將到來,疊加元旦等節慶消費,我們預計歲末年初的業務量會繼續上升。”嚴國輝表示。
據了解,上海浦西轉運中心外圍倉場地占地100畝,建筑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擁有36條大件分揀,3套雙層四區小件自動化設備,每條小件自動化每小時可以處理6萬票快件,單日處理量在500萬票快件,峰值可承載每天600萬票快件的分揀轉運。
隨著快遞的恢復,清理積壓包裹成為當下的重點工作。國家郵政局有關負責人也介紹稱,從部分快遞網點暫停運營、快件積壓,到迅速反彈、復蘇提速,郵政管理部門推進保通保暢工作,出臺系列政策,持續跟蹤調度,分級分類分區推進,有效推動解決了多地干線不暢、末端梗阻等問題。
上述供應鏈商家也表示,隨著疫情防控政策逐漸放寬,預計到下一周快遞不暢的情況會有明顯改善。
國家郵政局12月7日發布的《2022年11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11月,快遞發展規模指數為393.3,同比下降6.4%,快遞服務質量指數為481.3,同比提升13.3%,快遞發展能力指數為234.6,同比下降3.7%,快遞發展趨勢指數為58.7,同比下降28.3%。
隨著雙十二電商大促愈發臨近,快遞公司進入了沖刺業績的關鍵時間,運力恢復至關重要。12月7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非高風險區不得限制人員流動,不得停工、停產、停業。將醫務人員、公安、交通物流、商超、保供、水電氣暖等保障基本醫療服務和社會正常運轉人員納入“白名單”管理,相關人員做好個人防護、疫苗接種和健康監測,保障正常醫療服務和基本生活物資、水電氣暖等供給,盡力維護正常生產工作秩序,及時解決群眾提出的急難愁盼問題,切實滿足疫情處置期間群眾基本生活需求。
【來源: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