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到“世界科技強國競爭,比拼的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都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自覺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
2022年11月17日至11月20日,2022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秉承著“開放、合作、生態、共享”的理念于合肥奧體中心成功舉辦,此次開發者節集結了各行業各領域的開發者伙伴,向參與者展現出了一幅以科技的力量、創新的理念、革新的實踐所繪制的人工智能新版圖。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攜帶著其玻璃新材料創新產品在此次開發者節呈現出了其嶄新的面貌。
1953年,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研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了,作為第一批國家級綜合性甲級科研設計單位,中研院在2000年加入了中國建材集團并改制成立了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十四年后,其以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為核心企業在北京注冊成立了凱盛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底正式重組更名為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經歷幾十年的發展,中研院已發展為了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
在此次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上,中研院向開發者伙伴展現了近年來在國家戰略號召下,實地落實集團部署所開發創新的諸多玻璃新材料產品及發明,包括其自主研發的世界最薄0.12毫米超薄玻璃、30微米可折疊玻璃,成功導入大尺寸面板企業的高世代浮法液晶玻璃基板,自主開發出的世界最高轉化率的發電玻璃以及自主功課的中國首支疫苗用中性硼硅玻璃管。
其在“中國浮法”工藝的基礎之上創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電氣混合高效熔化、新型貴金屬流道超薄浮法成型工藝,實現了熔窖、貴金屬通道等核心裝備的國產化,同時其創新的蓋板玻璃被廣泛運用到高端手機、平板、電視等的生產應用中,創新的柔性玻璃也即將應用于新一代折疊手機中。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于2021年創新的銅銦鎵硒發電玻璃已實現穩定產量,并為光伏建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技術支撐。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玻璃新材料設計開發出了國內首座中性硼硅玻璃新型窯爐,生產出的產量玻璃疫苗瓶為緊急疫情防控貢獻了中堅力量,促進了藥玻行業轉型升級,從而保障國民用藥安全。
中研院時刻以“質量促品牌、品牌促發展”為目標,為國家“科技強國”的戰略部署、企業經濟發展的切實需要、綠色環保的城市命題、個體健康的科學保障注入了一份屬于自己的力量。其為優質浮法玻璃行業所建設的生產線國內市場占有率達90%以上,技術出口市場占有率也高達85%。在新能源玻璃行業,助推信義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產商;成為了歐美最大的中資光伏電站EPC總承包商。其累計建成的超薄浮法電子玻璃生產線為我國電子信息顯示產業節約860億元左右的成本。在山東、安徽、四川、河南、江西等地建成并投入運營智能溫室基地近3000畝,所建成的高端智能生產線已出口到十幾個國外國家。
智能科技改變生活,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旨在于向參與者描繪出數智生活的美好圖景,中研院在凱盛集團的帶領下緊緊圍繞物聯、數據、智能的發展使命,將不斷生產并創造出全新的產品為國家的經濟安全發展、城市的智慧建設、個體的智能生活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