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董卿牽著倪萍的手從舞臺遠處緩緩走來。
兩位跨時代央視一姐的合體出現,全場都為之沸騰。
彼時,她們臉上的每一個表情似乎都令人動容,腳下的每一步似乎都牽動著所有人的心。
當來到舞臺中心,董卿動情地說著:這是我工作十幾年以來的首個綜藝秀,我把它獻給倪萍姐。
這句看似樸素的話語里,實則是兩代優秀主持人間的惺惺相惜,更是行業間美好品德的代代傳承。
如倪萍般,曾是兩屆“金話筒”獎的獲得者,又先后主持了十三屆央視春晚。
作為一名伴隨著兩三代人成長的主持人,她用最樸素又最動人的語言,最親切又最接地氣的主持風格,俘獲了億萬觀眾的芳心!
時至今日,她在無數觀眾心中依然擁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
然而,與舞臺上光彩照人所不同的是,生活中的她歷經磨難,飽經風霜。
戀愛時被男友拋棄、孩子身患重病后不得已放棄事業、后又與丈夫離婚,事業沒了,孩子病了,家庭散了。
在數次跌進生活的深淵后,她都以堅定而又從容的人生信念,倔強地挺立在風雨之中;用一次又一次的絕后重生,書寫著精彩非凡的人生篇章。
她用所有經歷告訴我們:活出真實的自己,才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童年的愛,治愈一生
倪萍曾無數次地說到,她的處世智慧和堅忍性格都是從姥姥那里學來的。
正如倪萍所說,在姥姥家,她擁有著一個特殊而又難忘的童年。
然而,對于兩歲之前的倪萍來說,她仍是不幸的。
父母早早離婚,母親只身帶著她與哥哥一起生活,母親既要工作,又要照顧一對兒女。
生活的難,可想而知。
正值一歲多時,本是應被父母捧在手心的年齡,她卻被送去全托幼兒園,三四個月才被接回家一次。
彼時,正是遠在鄉下的姥姥,同情小小的她太過可憐,更害怕她的一生從此就被毀了,便執意將其帶回自己家——水門口。
在水門口,姥姥無微不至的愛和的獨到的生活智慧深深地感化著倪萍,更讓她受益終生。
在清貧的生活里,姥姥教育倪萍:肚子可以餓著,但眼睛卻不能餓著。
姥姥喜歡花,便給家里所有女孩的鞋墊里繡上花,這樣,美好就能遍及腳下的每一處。
姥姥家門前有兩顆蘋果樹,每逢花開季節便一定會抱著倪萍出來欣賞一番。
伴隨著那些花開花落的季節,一顆深藏在倪萍心底的文藝種子,在貧瘠的土地里生根發芽,茁壯生長。
在姥姥的熏陶下,倪萍慢慢喜歡用樹枝在地上畫小鳥,在灶臺上畫母雞,在地上畫姥姥的長辮子。
不管畫得怎樣,姥姥都會做出有趣地評論,并真誠地夸獎一番。
因為在姥姥看來,有出息的小孩都是夸出來的。
每每村里搭臺唱戲時,小倪萍便會在戲臺上隨心所欲、惟妙惟肖地表演著。
盡管從未學過唱歌跳舞,但她卻可以站在舞臺上,當著全村數以千計的人面前表演,從不懼怕。
姥姥稱,這孩子天生膽大愛表演,以后肯定能有一番作為。
六歲后,倪萍被母親接回青島讀書,學業一直優秀的她,在高考選取院校時毫不猶豫地報考了心儀的藝術學院——山東藝術學院。
然而,盡管在頗具挑戰的演繹道路上,倪萍用極具天賦的表演和踏實的努力攬獲了演藝界的各項大獎。
但之后她卻離經叛道地走上了主持的舞臺。
放棄星途大好的演藝事業,沒有專業的主持背景,更無較高學歷的加持,她走得堅決而又義無反顧。
但剛開始,她顯然不被所有人接受和看好。
在第一次踏進央視新聞中心辦公室時,她便遭受著同事的冷眼和排擠。
她暗暗發誓:我一定會在這站起來的。
在之后的主持生涯里,憑著與生俱來的主持天賦和一步步腳踏實地的努力,她成了當之無愧的央視一姐,更是拿遍了主持屆的所有大獎。
事業的成功不僅讓她俘獲了億萬觀眾的芳心,也證明了當初抉擇的正確。
有人問她,緣何當時那么果斷地選擇主持事業?
她微笑地說道:因為我篤定自己有能力做好這份工作。
這份篤定不僅是愿意主動遵從內心的那份智慧,更是源于童年時姥姥給予的足夠溫暖和愛。
就像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所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因為那些童年得到的愛,會成為長大后的光,照亮你的一生。
你自己不倒,別人推都推不倒
在一檔節目里,倪萍曾說過“如果有下輩子,我既不要爹娘,也不要孩子,也不要家庭。”
究竟經歷了怎樣的人間疾苦,才會說出如此無奈的話?
雖是主持屆遙不可及的存在,但私下倪萍生活得卻不如人意。
其中,她與笑星郭達的感情最令人唏噓和遺憾。
本兩情相悅、情投意合的他們因為郭達母親的阻攔,最后勞燕分飛。
盡管這段感情也讓倪萍傷心不已,但她堅信,這是人生路上的必經之痛,只有趟過去,才會有新的領悟。
后來,倪萍又遇見了讓她刻骨銘心的另一人——陳凱歌。
同陳凱歌相愛的那六年,倪萍在自傳《日子》里說,那是一段沒有自尊、失去自我的日子。
本以為不顧一切、放下所有身段地愛著對方,會換來一片真心。
可笑地是,她卻等來了對方單方宣布分手的消息。
這段戀情猶如長在倪萍身上的一道疤痕,不僅狠狠地扎傷了她,日后回憶也全是悔恨!
但,年輕的倪萍從來不是為了攀附他人而開始一段感情,彼時的她只是單純地追求著心中的一份摯愛。
兩次歷經無疾而終的感情后,倪萍深陷巨大的痛苦之中。
那段時間她的靈魂仿佛都被抽空,更是覺得人生最痛苦的莫過于此。
然而,是姥姥的話不斷激勵著她:你自己不倒,別人推都推不倒。
醒悟后的她重新將所有精力投入事業之中,并漸漸走出傷痛。
很快,憑借出眾的才華和親切隨和的主持風格,她逐漸迎來了主持事業的春天。
之后,她嫁給了同樣熱愛藝術的攝影家王文瀾。
原以為會從此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地幸福下去,卻不曾想,人生的另一個重大考驗正朝著他們走來。
兩人的兒子出生后不久便被診斷出患有“先天性白內障”,這種病如果不及時治療,眼睛將會永久失明,生命也會遭遇重大危險。
雖然她一再地選擇堅強,但兒子的病卻在日漸惡化。
2004年,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倪萍毅然決然地辭去了主持工作,只身帶著兒子前往美國治病。
給兒子治病的十年里,倪萍所有的生活幾乎都是為了兒子。
為此,她賣掉了自己的房子,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后又與丈夫王文瀾分道揚鑣。
然而,這些并不算什么,精神的摧殘才是她真正擺脫不了的陰影。
無數個夜晚,她都是坐在床前,一根接一根地抽著煙,從天黑抽到天明。
在人生至暗時刻,姥姥的那句話”只要你自己不倒,別人推都推不倒”,又在耳邊無數次地回蕩著。
也正是這句話,讓她瞬間醒悟,也支撐著她熬過了最難的時光,最終迎來了云開月明。
終于,在帶兒子最后一次檢查時,醫生說,你可以等他結婚的時候再來了。
那一瞬,倪萍所有的悲傷全部化作淚水奔涌而出。
她慶幸在最難的時候候,自己依然未被打倒,才能守來這不易的幸福。
人生在世,有鮮花著錦,亦有險峰激流。
但須知,只有越過陡峭的山峰,跨過湍急的河流,才能看見不一樣的風景,才能遇見更強大的自己。
就像《老人與海》告訴我們的那樣:那些打不倒我們的,終將使我們強大。
因為慈悲,所以美好
告別舞臺多年后,當倪萍重新回歸央視主持節目《等著我》,卻因形象遭到了很多非議。
的確,與印象中端莊典雅所不同的是,再次回歸的倪萍,不僅大腹便便,更似不修邊幅。
但就像倪萍所說,我只在乎我要做的那個事,其他的則并不重要。
其實,剛開始倪萍只答應導演嘗試做幾期。
但在之后的節目中,因節目里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深深激發了她心底的那顆慈悲之心。
她覺得自己有義務、更有使命去做好這檔節目。
之后,倪萍主持的《等著我》不僅收視和口碑都不錯,更被稱為史上最佳綜藝節目。
干一行,愛一行,倪萍不僅做到了,更是不斷突破著自我,在每一個熱愛的領域里都閃閃發光。
其實,除卻主持人的身份,她還是演員、作家、畫家,就連書法也堪稱一絕。
雖然主持事業占去了她大部分的精力,但源于熱愛和感動,她還是會飾演一些自己喜歡的影片。
2003年,在參演電影《美麗的大腳》中,為了貼近人物,她堅持三個月沒洗頭。
有人稱她敬業,她只是感慨,這里連喝的水都沒有,你怎么可能還有水洗頭?
憑借炸裂般的演技,她獲得了第9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獎。
拍完這部影片,很長一段時間里她都深陷痛苦無法走出。
每每想到西部那些因缺水而干裂的嘴唇和期盼的眼神,她的心都會疼的揪成一團。
之后,在并不富裕的情況下,她將100萬元的收入全部捐給了西部母親水窖,只希望那里的人們能多喝上一口水。
無論是對待他人,還是對待生活,她都投之深情,心懷慈悲。
私下里,她用最動人的文字將所有真實的經歷著作成書籍《日子》《自行車的日子》《姥姥語錄》等。
2010年,由她撰寫的《姥姥語錄》獲得冰心散文獎,讀者稱從那些最樸素的語言中收獲著最多的感動和智慧。
而52歲才開始自學畫畫的她,如今,在繪畫屆已然小有名氣。
她的畫不僅靈活生動,更是屢屢被拍出高價,后來亦收獲了很多繪畫屆名人的一致稱贊和好評。
談及繪畫,倪萍坦言,因為從小就喜歡畫畫,喜歡一切美好的事物。
雖然多年不提筆,但美好一直深藏在心中,從未放下。
歲月無情,世事多艱,如今的倪萍早已皺紋橫生,容顏衰老,但她的靈魂卻日漸豐盈,生活也愈加豐富多彩。
或許就是那份始終珍藏心底的慈悲之心一直默默支撐著她,滋養著她,讓她每每深陷泥潭卻依舊從容淡定,溫暖自由。
很喜歡一句話:能被歲月眷顧的人,一定是那些內心溫和純善的人,因為慈悲,所以美好。
正如《無處不在的人格》所告訴人們的:成大器者必有慈悲之心。
回首倪萍的前半生,正如她自己所說,干過四件事,做主持人、當演員、寫書、畫畫,全都成了。
在一個領域里能達到頂峰的人,尚且屈指可數,能同時在四個領域功成名就者,簡直寥寥無幾。
其實,所有的成功,既有運氣的加持,但更多的是源于骨子里的那份智慧。
在聲名顯赫時,她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心,用大愛之心,行人間正義之事。
在命運一次又一次的輕薄之下,她從容淡定、無懼挫折。
的確如此,風雨一路,無論是處于怎樣的人生境遇,她始終都未倒下。
而是堅持著自己的人生選擇,努力地活出了真實的自我,最終將生活的所有傷害都變換成歲月的饋贈。
如今,63歲的她依然熱氣騰騰地生活著,在熒屏之上,在書桌前,在繪畫室又或是在每一個喧囂熱鬧的菜市場。
很喜歡一句話:一個真正會生活的人,不管成功或是失敗,富裕或是貧窮,他都能平靜自如地面對,活出自我的價值。
正如莫泊桑在《人生》里所說:不要偽裝,呈現自己的真實——這是勇氣,更是一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