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與《雍正王朝》都是在國內比較有影響力的以清朝歷史為主要題材的電視劇,相比之下,兩劇在史實考證,編劇導演,演員表演上各有千秋,但是綜合算下來,各有各的特色,針對的是不同的觀眾群體。
《康熙王朝》應該算是群眾喜聞樂見的神劇,適合喜歡看精彩,看熱鬧的普羅大眾,而《雍正王朝》針對的觀眾群體的素質更高,內涵更深。
首先,史實上,兩部劇都有一些細節錯誤,但是很明顯,康熙王朝戲說的成分更重,史實硬傷很明顯,比如說,孝莊是謚號,但是整部劇中無數次毫不避諱地稱呼孝莊太后,孝莊太后去世前,葛爾丹就被滅了,蘇麻喇姑比康熙大42歲,劇中卻和他青梅竹馬。康熙60歲舉行千叟宴時,明珠、索額圖居然都還在世,鄭經居然自殺,藍齊兒居然嫁給了葛爾丹,寶日龍梅,魏東亭,周培公的一些事跡為虛構并且被無限夸大。
《雍正王朝》當然也有錯誤,比如說弘歷的年齡,李衛的出生,隆科多和佟國維的關系,胤禩的爵位,魏東亭、鄔思道、喬引娣的被杜撰和被夸大。
其次,兩劇的官服補子,頂戴花翎都有一些問題。但是不是太明顯,不是專業人士不太容易分辨。
在編劇上,《康熙王朝》力求恢弘壯闊,大氣磅礴,而關于康熙皇帝一生經歷年少繼位,除鰲拜,削藩,平三藩,收臺灣,滅噶爾丹等諸多重大歷史事件,一生時間跨度大,歷史故事多,所以整部劇要在有限的時間之內陳述,邏輯嚴密程度略顯不足。
相比之下《雍正王朝》重點就圍繞在康熙晚年九子奪嫡,雍正繼位力推改革兩件事上。再加上雍正皇帝在位時間極短,所以時間跨度小。給編劇更多發揮的機會,讓劇情邏輯更加嚴密,其中人物關系,事件因果,權謀權術值得反復推敲,咀嚼品味。
在演員表演上,《康熙王朝》不如《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的主要演員為陳道明,斯琴高娃,然而這兩位演員表演基本靠吼,給人一種神經兮兮,用力過度的感覺,與從小接受良好教育,溫文爾雅又雄才大略的康熙帝以及歷經磨難,處亂不驚的孝莊太后相差甚遠,看著看著就讓人出劇。
反而,作為配角,飾演明珠的高藍村,姚啟盛的蘇廷石倒是表現出色。而其他演員,都非常刻板印象化,第一次看覺得很刺激,然而多看幾次就覺得很做作。《雍正王朝》的表演,則算是集體演技大爆發,焦晃的康熙、唐國強的雍正,杜雨露的張廷玉,杜志國的年羹堯,王繪春的八爺,王輝的十三爺、王定保的鄔先生,趙毅的李衛,甚至小到一個唱小曲的太監,每一個演員的發揮都是恰到好處,把人物演得無比傳神。
《康熙王朝》里面所有的演員都是為了突出康熙的帥,霸氣,而陳道明也只是本色出演,帶有很多自己的個人風格。
而《雍正王朝》里所有的演員都是努力掩蓋個人風格,為人物服務,尤其是焦晃,把父親的仁慈,把雄才大略了一生,晚年自信十足,不怒自威的康熙刻畫得入木三分。
要說娛樂價值《康熙王朝》更高,這是一部給千古一帝康熙歌功頌德的神劇。要說藝術價值《雍正王朝》更高,他讓人動起腦筋,去體驗封建帝國最頂層的智慧較量和生死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