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查無此人”的時期,周依然是吳克群第一部電影“欽定”的女主角。
為了啟用一個純新人演員,吳克群力排眾議,得罪了最大的投資方。
他們的要求是:
“要么用他們自己的人,要么用流量演員。”
吳克群拒絕了。
在他定下周依然的時候,所有的投資第一時間被撤走了。
為什么他寧愿自掏腰包借錢補空缺,也不肯放棄周依然?
答案是她在試戲的時候留下的一滴淚。
“在我心中,這滴淚就是流量!”
雖然結果吳克群的中二被豆瓣3.7分狠狠打臉了,但周依然依舊是電影的閃光點。
周冬雨、白百何、杜鵑、周迅的結合體,周依然的長相實在讓人過目難忘。
充滿氛圍感,故事感,宛如純凈水,但充滿無限可能性。
這個1996年出生的重慶姑娘,出道五年來的一系列作品不僅證明了她長相的可塑性,更證明了她表演的巨大潛力。
近期評分高達8.4分的《三悅有了新工作》里,周依然把從倔強、尖銳、頹喪走向柔和、積極、不斷成長的三悅把握得分毫不差。
這是她參與的B站的第二部獨播劇。
此前周依然也參與了B站的首部獨播劇《風犬少年的天空》的拍攝。
她飾演的大力嬌,時而傻到脫線,時而可愛爆表。
看似豪放,實則內心細膩敏感,風風火火也青春陽光。
至今,觀眾還叫她為“大力嬌”“嬌嬌”。
除此之外,周依然還在《膽小鬼》里飾演了另外一個“嬌嬌”——馮雪嬌。
雖然人設很討嫌。
但是她把馮雪嬌從高中時的活潑開朗到十年后的成熟滄桑與女人味兒拿捏得很細致。
宛如變了一個人,十年的跨度從氣質、眼神、說話語氣里細微地滲透了出來。
這種反差的營造,周依然很擅長。
《反轉人生》里,男女互換靈魂,周依然一人扮雙角。
內向文弱溫柔的沐想想,中二豪邁的男子漢喬南,她展現了自己過人的性轉版演技。
前后反差強烈又自然。
在《冷案》里面,雖然戲份不多,但是周依然飾演的雙生姐妹花林曼林慧卻非常驚艷。
姐姐從乖乖女墜入風塵的坎坷經歷,妹妹天生有智力缺陷,周依然都立住了。
周依然的表演有種渾然天成的自然與舒適,鮮活靈動,充滿生活氣息和戲劇張力。
不少觀眾還把她稱為周迅、白百何的接班人。
毫無疑問,周依然是有天賦的,也有點周迅的勁兒。
但是要達到周迅的高度,仍有無限的進步空間。
跟周迅一樣的是,周依然也是非科班出身。
練了九年的古典舞,周依然從未對演戲有過任何遐想。
但是上天眷顧,機遇來了擋都擋不住。
當時她還是四川音樂學院的一名大學生,外出乘公交車的時候被一位副導演看中了。
然后稀里糊涂地,周依然踏上了表演的道路。
從剛開始的手足無措,到逐漸的欲罷不能,她對表演逐漸有了野心。
在不斷挖掘自己的新的特質的同時塑造不同的角色,從而拓寬自己,探索自己。
這是周依然對表演的最大的渴求。
她接的劇都是小成本但是高質量的類型,不走流量路線的周依然雖然步伐很慢都每一步都走得很穩。
26歲的周依然很沉得住氣:
“不管每年自己會拍多少作品,能在這個行業走多遠,都只關注自己的實際變化”。
不把發展目標斥諸于各種外物之上,比如粉絲數、獎項數、流量數,而是專注于自身的成長。
這倒是能保持不飄的心態。
非科班出身的周依然,沒有經過系統的表演學習是一個缺陷,但能“出奇制勝”也成為她的一個優勢。
這就看她能不能保持進步了。
事實是,周依然確實蠻有野心的。
多年的舞蹈訓練,讓她練就了“壓力越大越鎮定,來什么都能接得住”的個性。
周依然戲外迷戀于一個人的旅行,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有一次去日本還因為雪災與死神擦肩而過,但她依舊面不改色。
周依然仿佛有一個黑洞把所有的壓力化為虛無。
在補課的同時,一遍遍回看自己的作品,分析總結問題,延長自己的演藝之路。
在外拼搏的她默默消化所有的一切,即使對父母也不吭聲。
但是父母總是這樣,默默關心,不打擾。
爸爸的電腦里,搜索歷史清單全都是“周依然”;
第一部電影上映的時候,媽媽包了場,邀請了一百多位親戚朋友去看。
家庭的后盾也讓她多了許多堅持自我的底氣。
作為演員的周依然,不愿意給自己設限,也不愿意給自己定性。
她追求的是“不確定”。
“我覺得自己是不確定的,沒辦法簡單用幾個詞來下定義”。
當自己把自己定義了之后,也許也就喪失了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對于所有關于她性格或者規劃的提問,周依然通通以“不確定”回攔。
她享受這種混沌的狀態,渴望挖掘出自己更多的面向。
輕喜劇、劇情向、懸疑向、年代戲、都市生活向,在各種類型劇中,周依然都發揮得可圈可點。
自然派的周依然,可以適配更多的角色。
有一段時間,她也受困于“大力嬌”這個角色,因為太過于深入人心,害怕形成固有印象。
雪上加霜的是,不少雷同度高的角色也紛至沓來。
但是當《反轉人生》的同樣的“男子漢”形象找上門的時候,她猶豫再三還是沒有拒絕。
因為這個角色和作品好,她不想僅僅就因為害怕被觀眾貼上固定標簽就舍棄了提升自己的機會。
“只要有機會就去演,爭取下一次讓觀眾見到我的時候是下一部作品的名字。”
周依然努力把自我追求和大眾評價兩者平衡好:
“不是要一味地迎合大家,更希望即使自己追求個性、獨特,也不是與世隔絕的。”
看似很隨性,又看似很通透。
就像當年放棄舞蹈轉戰表演一樣,輕飄飄就做決定了,但到做的時候卻異常堅定。
“我們就是得靠想象,靠信念感去演戲。”
26歲的周依然,雖然還沒有掀起很大的波瀾,但已經有了許多關于“看好周依然”的聲音。
目前她依舊有很多“存貨”,其中有與張譯合作的《無價之寶》、與姚晨合作的《三貴情史》、與李乃文合作的《我們的日子》、與周迅黃渤合作的《涉過憤怒的海》等。
她的潛力逐漸被發掘。
在95后的女演員之列,周依然走的是特立獨行的一條路,但是她卻十分穩扎穩打。
她的野心不是要“成為下一個周迅”,而是更大:
“希望每一年都有成長,最好等到80歲的時候還有人找我演戲。”
而且她還希望那些角色最好是只有周依然能演的。
周依然,野心不小,希望她有朝一日能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