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菲“瘋”了,張蘭怒了,麻六記是真的火了。
據蟬媽媽數據,麻六記直播間在10月20日-11月20日的場均觀看量為9.6萬,場均銷量為1000-2500,場均銷售額7.5萬-10萬。而汪小菲和大S的網絡口水仗蔓延,11月21日、22日兩天,麻六記直播間場均觀看量漲至117.7萬,場均銷量為2.5萬-5萬,場均銷售額為100萬-250萬。場均觀看量、銷量和銷售額三個數據均翻十倍。
隨著麻六記銷售的火爆,網上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11月28日,“麻六記背后的代工生意”這一詞條沖上了熱搜,有網友質疑稱,代工產品貼個牌后價格就要上漲,消費者需要為此承擔更高的產品議價。
不過,從該詞條后面的評論可以看出,網友們還是沒有被個別別有用心的媒體帶偏。“代工又怎樣?不然讓蘭姐親自給你做?”“大多數不都這樣嗎?XX撈也是代工”“這不會是S媽折騰的熱搜吧,黑得這么明顯”。還有網友中肯地說,“有很多產品確實好吃,適合我們年輕人。”
代工就意味著小作坊,黑加工嗎?來看看麻六記的代工廠名單——百家阿寬、友倫、川娃子、味魔坊、飯掃光……妥妥的都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廠商。他們有更成熟的生產線和研發實力,只會給產品品質以更好的保障。要知道質量問題一直是食品行業的重點和難點,麻六記選擇和知名大廠商合作,就是從源頭對品質進行了一次篩選和把控,實屬良心了。
其次,品牌對代工廠而言并不是單純的依附關系,有不少代工廠還是靠著品牌的訂單過活。比如曾經得益于蘋果的訂單,歌爾股份的股價10年間上漲超過20倍,營收增長29倍,凈利潤翻了14倍。但前段時間因為一條“疑似被踢出蘋果產業鏈”的消息,歌爾股份一夜之間股價暴跌,網絡上關于歌爾大裁員的消息也是甚囂塵上。
其實,對消費者來說,只要產品沒問題,其他就不是問題。麻六記的產品在“賣爆”的情況下,網絡上并沒有太多差評,其中的酸辣粉回購還很多,足見其產品本身是“扛打”的。更何況,不是哪個直播間都能看到張蘭的精彩表演的。就著香噴噴的酸辣粉,看張蘭在直播間表演手撕鹵蛋、用眼線筆畫戒指,既開心又開胃,代不代工廠的,誰還在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