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一起校園霸凌事件震驚全網。
河南鶴壁的一名16歲女孩,長期遭到同班同學的霸凌。
被「扇耳光」「踹胸部」「筷子猛插下體」。
簡直是觸目驚心。
在最新的通報中,校長被記大過、降級,班主任被辭退,涉事學生也被開除學籍。
這樣的懲罰來之不易,但也不該是終點。
校園霸凌已成為一種毒瘤,根深蒂固,惡意滋長。
悲劇究竟該歸咎于誰?
最近,一部8.9分韓劇就向我們展示了一起極端事件。
或許,我們能從中受到啟發——
《弱小英雄》
???? Class 1
這部劇開場就相當有沖擊力。
安靜的考場上,男主延時恩呆坐在一旁。
然后突然開始自扇耳光。
清晰響亮的巴掌聲響徹整個教室。
直到臉被扇紅了,都沒有停止。
只是一場考試,何至于此?
而促使他用如此極端的方式傷害自己的不是成績,而是校園暴力。
延時恩是一個天才學霸,也是班里的透明人。
他兩耳不聞窗外事,只醉心于學習。
但因為學習成績比一個小混混好,就遭到妒忌,被以小混混為首的小團體各種找麻煩。
他的缺點成為嘲諷的談資。
在跑步的時候,因為體力不夠好,他跑得上氣不接下氣,非常痛苦。
而這一點卻被小混混惡意放大和模仿。
連他的生命都不被在意,成為玩樂的工具。
在他氣不過,警告小混混的時候。
卻遭到了變本加厲的報復。
被小混混的打手死死擒住。
如果不是最后老師來了,那么他很有可能窒息而死。
而一開始時,延時恩選擇了忍耐。
并非是太軟弱,而是他只想學習。
在大多數時間里,他的生活都十分枯燥。
按部就班地上學,下課,上補習班,吃一模一樣的飯團……
唯一關心的只有成績。
因為只有成績才能夠讓他體會到久違的親情。
他清楚爸爸把他的成績視作「人生的樂趣」。
而在拿到數學競賽金獎后,才能跟忙到不見人影的爸爸說幾句話。
他和媽媽的關系也只靠成績維系。
因為媽媽和爸爸的分居,延時恩很難見到媽媽。
好不容易能一起吃頓晚飯,但恰巧碰到媽媽要趕回去開會,只能匆匆聊幾句。
只有在上網課時,才能體會到身為數學老師的媽媽的愛。
成績好,就能聽到媽媽對他的夸贊和表揚。
但一步步地退讓,只會讓霸凌愈演愈烈。
直到這次,他被拿捏住軟肋——分數。
為了讓他考不成試,延時恩被小混混下了迷幻藥。
之后在考試中,他就出現幻覺,感到眩暈。
因此,不得不自扇巴掌,保持冷靜。
但可惜的是,盡管如此,還是做錯了一道題。
他辛苦維系的東西就這么毀于一旦。
這讓他開始崩潰暴走。
把筆直接插進小混混的跟班的手上。
還把小混混的臉用窗簾罩住,然后一下又一下地擊打。
直到小混混再也無力反抗。
真?人狠話不多。
這樣的反抗帶給了觀眾不少爽感。
而之后,延時恩徹底開啟了自己以暴制暴的復仇之路。
雖然身材弱小,但憑借著超高智商,依然穩定輸出。
比如,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和離心力,讓別人遭到更大的沖擊。
還有運用巴普洛夫的狗的實驗原理,達到兵不血刃的目的。
巴普洛夫的狗的實驗是指通過響鈴-紅燈-投食的步驟讓狗產生流口水的條件反射。
直到最后,只要一響鈴,狗就會分泌唾液。
延時恩把這一原理運用到了人的身上。
之前他用圓珠筆插小混混的跟班的手時,整個流程是按壓圓珠筆,插筆,小混混的跟班受傷。
而在小混混的跟班又一次找他麻煩的時候。
他開始不斷按壓圓珠筆的按鈕,刺激他們,讓小混混的跟班形成害怕的條件反射。
還有運用歷史戰役的訣竅。
先熟悉周邊的地形地物,然后以一敵多。
當然,在劇中,也少不了拳拳到肉的刺激。
真實又血腥。
被網友形容為「電影大片的既視感」。
但不同于其他爽劇,這部劇卻沒有一味宣揚以暴制暴。
劇中,許多以暴制暴的受害者都逐漸失控。
延時恩的以暴制暴并沒有讓他回到之前的平靜生活。
而導致矛盾不斷升級。
從一開始的校園暴力,到最后仇恨不斷積壓,冤冤相報。
甚至還牽扯出了校園黑社會。
讓本來無辜的朋友安秀浩也卷入這場由校園暴力引發的爭端中,被打成重傷。
劇中的另一個主角吳范石則把這一點展現得更淋漓盡致。
甚至還引發了眾怒。
他是國會議員的養子。
看上去家世顯赫,但只是幫議員立人設的工具。
私底下,還遭到了議員的家暴。
在校園生活中,他同樣遭到校園暴力,過得并不順暢。
不得不去醫院看醫生,然后轉學。
直到在延時恩和安秀浩的幫助下,他才脫離了被校園暴力的命運。
三人還組成了鐵三角。
而軟弱的他卻不甘和平,崇拜暴力,覺得暴力是最有效的手段。
他對安秀浩的那份不同尋常的喜歡就來源于此,折服于安秀浩一次次拯救他的英姿。
面對那些之前霸凌過他的人時,也想要以暴制暴。
在延時恩和安秀浩的幫助下,他找到了以前霸凌過他的小團體并收到了道歉。
但心中仇恨的火苗卻沒有因此熄滅,依然心懷恨意。
因為他清楚這些人不是真心實意道歉的,只是屈從于延時恩和安秀浩的拳頭。
于是,決定用武力說話。
「如果真的覺得抱歉,就吃我一拳吧。」
但依然不滿足。
因為這根本不能抵消他之前受到的傷害。
直到一次,他又碰到霸凌過他的小團體,此時小團體正遭到另一撥人的欺凌。
他站在一旁,覺得有一種隱秘的開心。
最后,竟也加入了進去,瘋狂踢打小團體的成員。
這才有了大仇得報的快感。
但可悲的是,他把暴力當成唯一的解決手段。
他自卑又敏感,誤以為別人看不起自己。
在跟別人起沖突的時候,他被人罵是「狗仗人勢」。
這讓他的自尊心非常受挫。
同時,因為安秀浩好心讓一位沒有家的女性朋友借住,所以他就覺得自己癡心錯付,被人當成利用的工具。
于是,他因愛生恨。
明明只是溝通問題,卻偏偏上升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不僅和安秀浩、延時恩的關系漸漸疏遠,還掏錢雇了一位打手,決定打死安秀浩。
他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有多危險。
在把安秀浩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的時候。
還沉迷于暴力帶來的快感之中。
在暴力的驅使之下,他已經沒有了人性,完全忘記之前安秀浩對他的好。
直到安秀浩被打到沒有呼吸的時候,他才清醒過來。
驚覺自己不是真的想要他死。
這樣的以暴制暴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悲劇。
而讓人細思極恐的是,以暴制暴從來都不是一句口嗨,它就發生在現實中。
微博上就有一些投稿類賬號,代網友發布被霸凌的經歷。
洗澡水被別人加尿,被室友拿牙刷捅處女膜……
光是聽聽,就讓人毛骨悚然。
和鶴壁受害者的遭遇不乏相似之處。而他們的思想也漸漸走向極端,相信以牙還牙是最有效的解決手段。
就如一位投稿人所言,「你必須和我受一樣的傷才叫道歉」。
在以暴制暴的投稿評論區下面,全都是支持或幫忙出主意的言論。
甚至說「不如互相虐殺看誰先死」。
偏激的氛圍不斷蠶食受害者的理性,報仇的快感正引誘他們走上一條不歸路。
而這部劇雖然拍出了受害者變為加害者的過程,卻無意指責他們。
而是把悲劇歸結為整個社會的一場共謀。
最直接的是學校的姑息縱容。
劇中,在查出小混混給男主下藥之后。
老師卻沒有做出一個公正的處罰,還讓小混混的媽媽趕緊給小混混轉學,息事寧人。
在鶴壁的校園暴力事件中,也是如此。
家長幾次三番尋找老師,甚至跪在學校門口,但都沒有引起學校和班主任的重視。
在最新的通報中,也承認了「班主任疏于學生管理,信息報送滯后」的錯誤。
還有家長的漠不關心。
延時恩的父母都只關心他的成績,卻從來沒有關心他的身心健康。
一次,在他受傷回家之后。
爸爸只以為是青春期里正常的小打小鬧,沒有深究。
只關心他「打回來了嗎」。
最后,還有機構的視若無睹。
延時恩參與了許多次打架。
而且每一次都興師動眾,直接當著所有同學、老師的面打起來了。
但都沒有受到任何懲罰。
學校口中的校園暴力監管委員會也從來沒有出現過。
究竟是為什么?
而這只是國會議員害怕曝光之后,會被媒體挖出自己的養子也參與其中。
于是,動用自己的權勢,遮掩了下來。
以暴制暴的背后是社會的漠視。
推卸責任并不能掩蓋痛苦。
反而一步步激化矛盾,淪為罪惡的幫兇。
而這部劇的出現,無疑是對現實的又一次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