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幾天,汪小菲、張蘭、大S流量霸榜,的確吸引了一波眼球,直到今天,余溫仍未散去。當然了,最終的贏家是麻六記,線上銷量飆漲,張蘭的粉絲大幅攀升。
這的確是一個流量營銷事件,尤其是看到“李國慶力挺汪小菲”那一段視頻,更加讓人堅信這點了。更為關鍵的是,他在視頻結尾不忘記點麻六記的名,這跟他當初的做法,如出一轍。
流量營銷,李國慶是“鼻祖”,尤其是擅長利用婚姻感情做營銷,當年“李國慶離婚事件”,同樣也是霸榜好幾天,當初的熱度甚至要蓋過當今的“汪小菲事件”。而李國慶的婚,到底離沒離,還是一個謎,他的新公司反正被免費曝光了很多次。
李國慶的流量營銷,那是自己制造出來的“免費流量”,而汪小菲一家,同樣是自帶流量,借鑒李國慶當初的套路,按道理說一點也不難。
說實話,自帶流量的確有優勢,要不然,你花錢燒流量也不一定有這樣的效果。
或許有人會問了,為了點流量,有必要“自曝家丑”嗎?
當年的李國慶,新公司剛剛起步,需要點流量。而汪小菲的麻六記,已經成立兩年多了,還有必要這么“大動干戈”嗎?
閑閑財經注意到,該流量營銷事件的“起爆點”在11月21日,認真揣摩這個日期,我們一下就豁然開朗了。
因為該營銷事件,完全踩準了疫情防控節奏。
眾所周知,10月下旬以來,“精準防控”這個字眼出現,11月11日,“二十條”出臺,全國疫情防控“進一步優化”。而到了11月21日后,由于疫情再次出現反復,各地被迫再次“防控趨緊”。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麻六記是線下實體餐飲企業,疫情防控趨緊,生意當然受到影響??梢哉f,疫情三年來,受打擊最大的就是服務業,餐飲業是重災區。
非常有意思的是,麻六記就成立在這個全球大流行時期,2020年8月成立,2021年初開始全國線下布局,“俏江南”團隊運作,顯然還是比較謹慎的。
說實話,新冠大流行危機,當然也是“危中有機”,線下實體行業受沖擊最大,同時也加重了行業洗牌,這顯然是新品牌開始運作的好機會。
可能讓“俏江南”團隊始料未及的是,兩年來麻六記雖然已經全國鋪開,但新冠大流行仍未結束,尤其是到了2022年年尾的時間窗口,幾乎讓人看不到疫情的盡頭,著實令人著急。
如果僅僅靠線下實體經營的話,疫情如此反復,持續虧損,當然是在情理之中,有錢也架不住不知道要虧到什么時候呀!
閑閑財經認為,本輪流量營銷,實屬不得已的自救行為。
“精準防控”的目的,當然是想要盡可能維護線下中小微企業的利益,人類有情,病毒無情。跟病毒講“仁”,現在來看是講不通的。
2022年底,的確又到了一個最為艱難的時候,在這個冬、春高發季節,絲毫容不得半點松懈。
貨幣政策上看似仍有進一步放松空間,而貨幣政策刺激的“遞減效應”正在顯現。2020年初,在貨幣政策刺激后,股市出現了大幅反彈;2022年4月后的再度刺激,反彈到7月就結束了。而現在,我們手中的籌碼其實越來越少,再刺激后的效果,可能也會大打折扣。
而事實上,如果疫情防控做得好,就是最好的貨幣刺激手段。深圳有標桿,上海在6月后,也成了標桿。疫情防控的確難,但深圳、上海最終達成了一個高效的疫情防控標準,只要按照標桿去做,原本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