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臺灣恐怖片大年。
備受矚目的偽紀錄恐怖片《咒》,剛剛以總觀看時長突破1000萬小時,進入Netflix全球前10名,另一部恐怖片《民雄鬼屋》,亦在最近上線。
位于臺灣省西南部嘉義市民雄鄉的劉家古厝,俗稱“民雄鬼屋”(片中為了避嫌,“劉”改為姓“何”),是“臺灣四大鬼屋”之首。
(其他三處,分別為:基隆鬼屋、臺中烏日鬼屋、臺南杏林醫院)
相傳此處,曾有一婢女,因遭主母迫害而投井自殺,從此古厝就頻繁鬧鬼,導致厝主搬離,而古厝逐漸荒廢。
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嘉義的這處古厝因“鬧鬼”,而漸漸成為網紅打卡地。
熱度上來了,自然吸引了不少影視制作人,很多電視臺都相繼做了靈異節目,不過,將其傳說故事搬上大銀幕,這還是頭一次。
不久前,《民雄鬼屋》趕在農歷七月初一“鬼門開”當天上映,吸引了大批臺灣年輕觀眾。
雖然目前網上還查不到具體的票房數據,但IMDb上開分只有4.3;豆瓣評分5.2分,顯然觀眾并不太滿意。
電影的片長不到80分鐘,顯得短小精悍,節奏應該不會很拖沓,那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一、
先看電影故事,被詛咒的3個女人
電影的故事開始于什么年代并沒有交代,但女主角林美琪(小琪,麥語彤飾演)用的是2000年發行的諾基亞3310,所以推測應該是2000年后。
正值清明時節,住在民雄古厝中的阿嬤和丁招男(沛小嵐飾演)帶著孫女小琪,到山上去掃墓。
小琪一路上心不在焉,誤打誤撞在山上碰到了“臟東西”,隨即中邪,神志不清地獨自下山。
回到家中,小琪用廚房的菜刀打開了三樓原先被封住的鐵門,又打開一扇被釘死的房門,從床底找到一個貼著封印的骨灰壇,便拿出來將其摔碎,釋放出壇中的怨靈。
這邊小琪的學長翁宇智(阿智,劉韋辰飾演)本來約好開車到山下去接小琪回家,卻等不到她。
于是阿智駕車來到古厝,卻在三樓的那個房間中遇到了小琪的母親何圣心(楊謹華飾演),并與圣心從房中的一面鏡子,進入了另一個空間。
小琪的阿嬤在山上遍尋不到她的蹤影,只好獨自回到家中。
當看到三樓房間的門被打開時,阿嬤心知不妙,便冒雨跑去找神棍“阿財師”吳添財(夏靖庭飾演)前來驅鬼。
無奈屋中的怨靈,十分厲害,阿財師與其斗法數合便被斬殺,阿嬤也被怨靈附了身。
鏡中的阿智和圣心,目睹了許多光怪陸離的影像,終于揭開古厝中的秘密。
原來被封印的怨靈,是圣心的妹妹德心,姊妹倆表面上感情很好,但其實由于德心比較內向,圣心常常欺負妹妹,每次闖禍也都讓妹妹背鍋。
有一次兩人的大哥何以明,為了替圣心撈回掉進河中的鞋子,意外落水被淹死,圣心又讓德心背鍋,這令德心從此遭到阿嬤的記恨和冷落。
長大后德心,逐漸變得瘋瘋顛顛,阿嬤以為她是被惡魔附身,便請阿財師前來為其驅魔。
誰知心術不正的阿財師,借著驅魔強暴了德心,這導致德心因傷心絕望而跳井自殺。
阿財師深知德心死后會陰魂不散,就哄騙阿嬤將其尸身斬首,把頭扔進井里,再把尸身火化后,封印在骨灰壇里,使其身首異處。
當圣心得知妹妹德心慘死后,與阿嬤起了爭執,結果也摔到井里死去。
而此時阿智遇到的圣心,其實只是她的鬼魂。
阿智是個從事殯儀館驗尸工作的法醫,由于遺傳了家族的特殊體質,能看到鬼神并與其溝通。
電影的最后,被德心的怨靈附身的阿嬤,指引阿智找到了那口井,阿智下到井底,挖到了德心的頭骨,終于消除了她的怨念。
而古厝中何家發生種種不幸的根源,直到片尾才被揭示出來。
何家本是民雄的名門望族,小琪的阿公何少爺風流成性,與家中的婢女關系曖昧。
阿嬤得知后懷恨在心,趁何少爺離家時虐待這名婢女,導致婢女跳井自殺,何家從此便受到婢女的詛咒,何少爺和他的三個兒女最終都因詛咒慘死。
二、
在民間,“民雄鬼屋”有三個離奇傳說
關于婢女的故事,正是來源于圍繞“民雄鬼屋”的那些離奇故事中的一個,電影直接引用這個故事作為背景。
傳說正是由于含冤的婢女投井自盡,這處古厝才會被冤魂索繞,住在厝中的劉氏一家人才不得安寧,最后只能搬離此地另謀住處,古厝也因此日漸荒廢。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撲朔迷離的傳說,皮哥下面列舉一二。
在鬼屋建筑內側的一面墻上,從2樓到3樓密集地分布著30幾個彈孔。
關于這些彈孔的來源,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這些彈孔是日治時期的一支日軍小隊留下的。
1940年,日軍曾將古厝作為駐扎的軍事據點,某天晚上一名巡邏的士兵突然發瘋似地朝著室內開槍。
槍聲驚醒了熟睡中的其他士兵,他們以為部隊遭到偷襲,也都端起槍亂打一通,結果他們都在槍林彈雨中死于自己人之手。
日軍士兵會產生幻覺,傳言是因為鬼屋中“臟東西”作祟。
但假如室內的士兵們,真的因緊張而胡亂開槍的話,其打到墻上留下的彈孔就應該布滿整個墻面,而不是只集中于一處。
因此這個故事留下很大的破綻,完全經不起推敲。
另一種說法是,彈孔是1949年后,因戰敗而撤到臺灣的國軍軍隊留下的。
當時來到民雄的軍隊駐扎在興中國小,也有借用寺廟和民宅駐扎的,其中一支小隊正是駐扎在已經荒廢的劉家古厝中。
一天夜里,有士兵向其長官通報,說他在古厝中撞鬼了。
這名長官聽了手下的瘋言瘋語后并不相信,他認為一定是室內的光線太暗才會看錯。于是他令另一名士兵在古厝中加裝一些燈泡。
這名士兵在裝燈泡的過程中,也隱約感覺身后有“阿飄”經過,才想起撞鬼的事可能是真的。
于是士兵慌忙端起步槍朝有“阿飄”的地方射擊,結果打中的是自己的戰友。
這個故事也有很大問題,步槍射出的子彈怎能留下30多個密集彈孔?
在墻上留下這些彈孔,其實只有機關槍能夠做到。
因此關于彈孔的謎團,直到今天仍然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
另有一個比較真實的故事,卻顯得很搞笑。
其一是有一個法師組團來到鬼屋,想要超度這里的亡靈。
法師和他的信眾,在鬼屋外面折騰了一整天,想要回去時,卻找不到他的面包車的鑰匙了。
當時正值夏天,入夜之后的鬼屋周圍蚊子特別多,法師和信眾們都被蚊子咬得滿身是包。
后來他們終于還是找到了車鑰匙,原來只是掉在車門前面的地上。
但一開始為什么所有人都沒能發現?便有人歸結為是鬼屋中的鬼魂作祟,讓他們得到了教訓。
三、
真實歷史中,“民雄鬼屋”的來歷
講了上面這些,也許細心的網友很容易辨別出這些故事都只是迷信的傳說,沒有一個是靠譜的。
那么民雄鬼屋的真實來歷,是怎樣的呢?
其實這棟建筑原名叫劉家大宅,其產權歸民雄當地三大知名望族之一的劉氏家族所有。
大宅興建于1929年,為當時的地方官員劉容如所建,是當時非常流行的巴洛克式三層洋樓建筑。
其占地達到1500多平方米,主體外墻為紅磚結構,正面三樓陽臺上方有一塊“兄弟和樂”的匾額,顯得富麗堂皇。
主建筑坐落在一個四面圍墻圍起來的大院子中,一旁還有獨立的茅房、廂房、馬廄和學堂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
這樣的巨大建筑,在當時是嘉義地區極其罕見的豪宅,也可以想象當年的劉家曾經有過多么顯赫的歷史。
劉容如原本希望一家子孫能夠聚集在一起,可惜他的想法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在劉容如71歲那年去世后,他的兒女,也相繼離開家各立門戶。
長子劉存養繼承了家業,但由于大宅建在鄉下,交通并不方便,很快他便帶著家人搬到嘉義市區居住。
大宅的樓板后來被拆下來捐給附近的東榮國小蓋教室,只留下主體的紅磚結構。
由于年久失修,漸漸變得破敗不堪,墻里墻外又被植物覆蓋,即使是在白天,看起來也陰森恐怖,晚上更沒人愿意靠近,附近的居民也都躲得遠遠的。
久而久之這里便開始有一些鬧鬼的傳說,路過此地的觀光客不了解古厝的歷史,便根據那些看似詭異的建筑物,編出各種奇異的故事。
如婢女投井的傳說,只是因為那口早已枯竭的井;
日本兵和國軍的傳聞,也是因為人們看到墻上布滿密集的彈孔。
隨著傳言愈演愈烈,古厝的名氣也漸漸大起來,從“劉家大宅”演變成“民雄鬼屋”。
臺灣是個美麗的小島,每年都有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旅游業十分發達,“民雄鬼屋”的名氣,自然也吸引了許多慕名而來的觀光客。
加上80、90年代很多電視臺都做了很多有關“民雄鬼屋”的獵奇節目,也導致很多臺灣人相信古厝鬧鬼的傳聞。
對此當地居民多數不僅不愿意澄清,反而添油加醋大肆渲染,促使“民雄鬼屋”變得更加神秘,這也都是出于發展當地旅游業的考慮。
也因為名氣響亮,嘉義民雄政府曾經數度想要動用地方財力征收這處古厝,并投入資金對其進行修繕,將其發展成地區特色景點,計劃建成一個咖啡廣場。
但由于劉家后人甚多,且分布于臺灣各處,產權問題始終談不攏,最后只能放棄。
四、
期望和落差,太大
近年來隨著小成本電影的興起,臺灣恐怖片市場迎來春天。
“四大鬼屋”之一的臺南杏林醫院,先在2020年被拍成電影《杏林醫院》,雖然被評價爛得徹底,豆瓣上只有3.8分,但畢竟開了一個好頭。
對比口碑票房雙敗的《杏林醫院》,今年的《民雄鬼屋》在故事上還是下了功夫的。
不僅埋下許多情節上的伏筆,也有一些令人意外的反轉,比如圣心阿姨原來是鬼的設定,從鏡子進入異世界的情節也很有新意,還用了一個炫酷的長鏡頭。
雖然現實中的“民雄鬼屋”早已僅剩四面高墻,電影中還是努力還原了古厝內的客廳、樓梯和房間布局,服化道也非常用心。
如今上映后評分未達預期,更多原因是電影取材的故事背景太過有名氣,致使觀眾的預期期望值太高所致。
如果我們不拿堪稱神作的《咒》來做對比,《民雄鬼屋》還是最近很值得一看的好片。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