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納思達媒體信息發布會獲悉,作為國內唯一掌握芯片技術的通用耗材企業,納思達占有全球兼容墨盒芯片市場的80%以上。經過近幾年的高速發展,硒鼓、墨盒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成為全球行業市場“一哥”。
據悉,為打破被動性技術跟隨,使兼容耗材行業不再受制于人,納思達調整產業戰略,啟動了打印機研發項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打印機研發工作進展順利,明年有望問世,屆時將打破國外企業對打印機技術的壟斷。
據介紹,納思達自2006年遭遇337調查以來,盡管在專利戰中付出不菲的專利訴訟費用,但并沒有被打垮,反而逆勢成長。由于納思達的積極應訴,中國墨盒企業的產品得以在美國市場繼續銷售20個月,為中國耗材行業贏得了喘息機會。在專利戰中崛起的納思達,三年半中,銷售額翻了一倍,產品線從當初的墨盒,已發展為四大支柱產業并駕齊驅。
目前,納思達的墨盒市場份額仍是全球行業的第一,激光硒鼓和耗材芯片也成為了行業的老大,在全球的銷量快速躍居市場的前列,墨水產業在大連理工大學的支持下,技術也處于全球領先的位置。
同時,通過加強自主研發和同全球著名的國際跨國公司進行了專利授權的合作,納思達成功擁有了全球行業中最強的專利技術平臺,可以合法使用的專利數量超過2.5萬項,為產業繼續高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據了解,納思達在ITC判決之前,就宣布對Epson涉案專利進行無效申訴,專利戰一直沒有停止過,范圍還在擴大。在整個過程中,納思達收集了許多證據,目前幾個關鍵的專利還在等待美國專利局的判決,只要一個關鍵證據起作用,將可使局面發生反轉。
據透露,目前,納思達已獲得日本打印機制造廠商注冊和可合法使用的20000多件打印機及耗材的基礎技術專利的合法使用權,并同日本技術研發團隊緊密合作進行打印機和相關配套耗材的技術開發。
不遠的將來,第一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制造”打印機將在珠海誕生。
納思達: 在專利大戰中壯大
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納思達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納思達一直注重產品的自主研發,在此過程中是否遇到過知識產權方面的困難?
答:可以說是困難重重。原裝廠商利用其打印機的優勢,在每個耗材上面設置了上百個專利,試圖通過專利門檻把通用廠商排除在市場之外。但是,這個門檻是必須要跨越的,否則,通用耗材永遠都不能名正言順地在市場上銷售。盡管困難很大,但我們克服了。到目前為止,我們掌握了300多項自主專利,可用專利達20000多項,成為目前國內唯一掌握耗材最核心芯片技術的通用耗材企業。
當初決定研發芯片,十分困惑。我們只是一個百十來人的小廠,要投巨資研發芯片是何等困難。但是,又不得不走下去。研發團隊經過努力,完成了芯片設計方案后,只能找美國的集成電路制造工廠生產。美國工程師完全不相信中國企業能獨立完成這種高難度集成電路的設計方案,不愿承擔制造芯片的任何風險,并提出一次性支付高昂的制造費用要求。納思達在資金不足的困境中,在巨大的技術風險壓力下選擇了堅持將芯片制造進行下去,獲得絕處逢生。
問:納思達的產品相比較其他耗材企業的產品有哪些技術上的突破?
答:納思達是唯一一家掌握芯片技術的通用耗材企業。2002年就成功研發出了第一代兼容耗材用芯片,奠定了納思達產業快速發展的基礎,也為全球兼容耗材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在兼容墨盒領域里,納思達全球第一個采用“微壓控制閥技術”,取代了墨盒過去傳統使用的海綿;納思達在行業內首先推出墨盒的色體分離技術,解決了墨盒的殘墨量問題;在硒鼓方面,格之格獨家的易加粉技術,實現了傻瓜式加粉,可循環多次加粉,極大地降低了打印成本。
2007年,納思達與大連理工大學合作,并以“產、學、研”相結合的模式成立了國家重點實驗室珠海研發中心,開發出“新型噴墨打印機用耐候性特種染料墨水”,形成了四項核心設計化學合成技術的基礎專利。該產品的耐候性和抗UV性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徹底打破國際跨國公司的技術壟斷,改變了中國噴墨打印機用墨水一直依賴進口的歷史。
問:除了價格優勢,與國外品牌相比較,納思達以什么優勢更好地占據全球市場?
答:首先,相比于原裝耗材,格之格品牌耗材產品線更全,可適用于多品牌打印機。此外,不同于原裝廠商苛刻的保修條款,凡使用納思達生產的“格之格”耗材,即提供全程整機跟蹤服務,為消費者解決了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