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旅行業人士看來,7月份恢復跨省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業務是一個重要的節點。有關數據顯示,跨省旅游恢復后,度假、酒店、民航等各板塊搜索量迅速攀升。而另一邊,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國今年上半年約有1.9萬家經營范圍含“住宿”的企業注銷或吊銷。
可見,酒旅行業在疫情影響下生意還是備受打擊。而隨著疫情防控步入常態化,酒旅行業從“求生存”階段進入“求發展”時期,有人將酒店餐飲轉為外賣業務,有人通過直播帶貨維持生計,在這個十字路口,從不缺少選擇。而更多的從業者走上了花式自救的道路。
例如,非接觸服務已經漸漸在酒店行業得到普及。在此之前,為了減少人力成本推出的自助酒店自助入住機,可以支持刷卡、身份證識別、人臉識別等功能,自助完成酒店開房手續。現在,自助開房入住機能減少前臺人員與客人的接觸幾率,從而降低人際間的交叉感染,為酒店健康防疫工作提升安全保障。廣州某酒店就采用手機線上訂房,店內使用自助開房入住機刷身份證領房卡,全程不到30秒,就能辦理無接觸式開房入住,給客戶帶來了極好的體驗感。
同樣,前幾天臨安也有十余家酒店引入了杭州城市大腦酒店30秒入住系統,裝載了“酒店自助入住退房一體機”。住客無需在前臺等待或者排隊,通過人臉識別進行實名認證后,便可輕松獲取房卡入住,便捷又高效。
而類似這樣的“非接觸式應用”在酒店行業還有很多。比如客人剛進入酒店時會用到的AI測溫無接觸篩選,通過搭載紅外熱成像技術和人臉識別技術可準確匹配、鎖定異常溫度的“面部區域”,無需人工篩選就能準確告警,并實現24小時值守。當客人有點餐和其他物資需要時,智慧機器人就能完成送客需、送外賣的功能,通過“刷臉”識別顧客身份,精準送達,無需客人下樓自取。
而要實現各類人臉識別的“非接觸”事實上也沒有那么難。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開放人臉識別算法的平臺,對于新手筆者推薦零成本的免費離線人臉識別SDK,這樣也利于保護數據隱私。比如2018年成立的虹軟視覺開放平臺,該平臺將人臉識別、人證核檢、活體檢測等核心技術成果以免費、離線形式提供給有需求的企業、創業團隊和個人開發者,無成本和無門檻地使用,助力廣大中小企業打破技術壁壘的同時,不斷拓展公司智能視覺技術的應用領域,并使之在各個應用場景中加速普及,智慧酒店正是重要場景之一。
可以看到,這次疫情不僅讓智能化應用被行業重新認識,甚至也使得創新科技得以逆勢入局,為受重創的酒店等傳統行業帶來一次智能蛻變。
當下,零星疫情還時有出現,基于因疫情而變化的消費心理和市場需求可以預見。至少在業內人士看來,疫情將倒逼酒店業的管理和服務快速向前發展,智能化的“無接觸應用”將在疫情尚未完全結束的現階段和未來受到更多的關注。誠然,由此也會帶來新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