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開源開放是重要發展方向,人工智能開源開放平臺正在成為各行業創新的底層基礎。12月20日,由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與百度聯合主辦的WAVE SUMMIT+ 2020深度學習開發者峰會召開。百度飛槳作為國內開源最早的產業級深度學習平臺,帶來八大全新發布與升級,包括生物計算平臺PaddleHelix螺旋槳,飛槳開源框架2.0 RC版,AI集成開發環境BML CodeLab,飛槳企業版EasyDL智能數據服務升級,飛槳硬件生態路線圖以及攜手全球開發者開啟“大航海”計劃等。同時還公布了飛槳開發者生態建設的成績單。
截至目前,百度飛槳已經凝聚了265萬開發者,累計commits超過16萬次,以PR或ISSUE提交形式的開源貢獻者超過了5000位,其中有97位優秀的開發者通過層層篩選成為了百度飛槳開發者技術專家(PPDE)。
(圖示:“飛槳開發者技術專家”PPDE證書頒發儀式)
據了解, 百度飛槳PPDE(PaddlePaddle Developers Experts)計劃是今年5月在WAVE SUMMIT 2020深度學習開發者峰會上正式發布的,是基于飛槳開發者技術專家的榮譽認證體系,旨在號召全球AI開發者與百度飛槳一起,攜手共建繁榮開放的深度學習開源社區。PPDE計劃由飛槳開發者技術專家、飛槳高級開發者技術專家和飛槳資深開發者技術專家組成。短短半年時間已匯聚和認證了97位PPDE。
PPDE既有熱愛編程開發的資深程序員,大型技術社區的引領者,還有頂級開源軟件的committer,新興科技公司創始人或CTO,這些開發者技術專家將通過線上線下等各種形式深度交流探討,成為飛槳產品研發團隊與開發者們的重要連接點,帶領廣大飛槳開發者攜手推動AI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技術和進步是開源永恒的主題,百度PPDE計劃設置了多項開發者專屬權益,提供技術支持、比賽指導等專享服務權益,還有參與全球游學、頂會交流、頂級項目支持、進入百度孵化器及核心AI人才培養計劃等機會,助力開發者成長為頂級專家。
峰會當天,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秘書長張偉民,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朱軍,LF AI&DATA大中華區總監楊軒等嘉賓為到場的PPDE“飛槳開發者技術專家”代表頒發了專家證書。其中,PPDE技術專家楊陽和王京京各自分享了基于飛槳框架打造智能眼鏡視覺輔助系統和基于EasyDL實現機械臂定位與抓取的案例。
(圖:“飛槳開發者技術專家”PPDE楊陽、王京京現場演講)
對于飛槳框架的應用,楊陽指出,在進行AI開發時,中國眾多開發者常常遇見語言障礙、社區支持不足、重復性準備工作過于繁瑣以及開源代碼缺少維護等問題,并結合自身經驗分享了打造智能眼鏡視覺輔助系統時飛槳針對上述困難所帶來的巨大優勢。王京京結合親身體驗特別強調了飛槳企業版EasyDL快速便捷與高效的平臺能力,他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說用其他AI開發構架做模型如同爬樓梯,用了EasyDL就感覺像是坐上了電梯,省時、省力又省心。從標注、訓練到部署都可以一站完成。”。
活動當天,曾因復原了100年前老北京城影像而被廣泛關注的“大谷Spitzer”也獲得了飛槳高級PPDE認證。大谷通過視頻的方式,為廣大開發者詳細展現了基于PaddleGAN實現的AI影像修復技術實現過程。
百度PPDE計劃秉持開放理念,面向所有開發者敞開大門,只要對開源有熱情并愿意為之分享和付出,滿足以下三個申請條件其中之一,便可登錄PPDE官網申請加入。
“開源開放已經成為驅動技術創新和加速產業發展的核心動能。”正如百度首席技術官、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王海峰在峰會致辭中所說,“開源開放對人類社會過去幾百年科學和技術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讓我們可以更快追蹤到最新的技術進展,并將改進意見以及創新思想迅速進行反饋,形成一個正循環,進一步推動科技的創新迭代。當下,中國開源力量正在影響全球的科技創新。同時,在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發展浪潮中,產業界已經成為驅動開源開放的重要力量。而成熟的開源開放技術生態與開放平臺,也正在推動社會各界加快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