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4G網絡的延續與改革,5G網絡將引領未來網絡發展。日前,數百多位來自政府、行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產業園區、企業以及行業的專家學者,齊聚位于深圳龍華的錦繡科學園智慧園區,圍繞5G發展前沿問題以及應用實驗專網等議題展開交流,多位國內知名學者、5G技術專家在會上演講。
本屆 2020 智慧園區聯合創新實驗網暨5G應用場景體驗峰會,由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和龍華區人民政府主辦,龍華區工業和信息化局、潤楊集團(深圳)有限公司、南方科技大學未來網絡研究院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承辦,顯示了政府深化數字治理,打造5G智慧示范區的信心。
智慧錦繡科學園,是龍華奮力打造數字經濟先行區的一個標桿項目。本次峰會一改傳統研討會坐而論道的單向交流方式,其最大亮點是采用“專家講解+場景體驗”的方式,將場內研討與場外5G應用展示結合起來,產生內外互動,參會者對5G在智慧園區中的應用得到切身的體驗。
峰會給參會者的一大驚喜,就是5G應用的實際場景體驗。進入會場,通過人臉識別簽到,有機器人給你測溫;移步到戶外,你可以看到巡檢無人機、無人駕駛巡邏車、巡邏機器狗、無人掃地機在忙碌工作;如果你愿意,還可以乘坐無人接駁車親自體驗沒有司機駕駛的感受;在會場大廳,有接待機器人和送水機器人隨時隨地為你服務。
這次峰會場景體驗展示由深圳移動聯合潤楊集團打造的5G專網應用創新服務,開創了國內首家在智慧園區啟用5G專網的先河,是深圳產業園區向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型的一次創新性實驗。會上,潤楊集團(深圳)有限公司楊軍總裁、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辦公會成員王蘇生和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何志梅分別致辭。楊軍總裁與移動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楊勇共同完成深圳第一塊“5G專網智慧應用示范園區”牌匾的揭牌儀式。
專網,是指在特定區域為特定行業或企業用戶提供的專用通信網絡。錦繡科學園5G專網創新服務,將為園區吸引和服務特定用戶,如車聯網,自動駕駛、AR/VR、邊緣計算、遠程智慧醫療、AI機器視覺等領域的上下游企業,形成5G智慧應用領域的產業聚集效應,產生巨大的牽引作用。
圍繞“5G賦能行業,助力智慧園區高質量發展”主題研討,中國移動集團政企事業部 高級項目經理,現任深圳移動5G辦行業總監李欣談到,中國移動發布“5G+”計劃,提出協同發展、融合創新和生態共建的理念,融合數字技術,推動5G與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邊緣計算等新數字技術的緊密融合,加強能力建設,與社會各界共同構建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5G+”新生態。她特別提到,深圳移動投資 75 億元,按照全覆蓋標準建成1. 5 萬個5G基站,率先實現了全市5G網絡全覆蓋和獨立組網,5G 基站密度全球領先。聯合產業協同創新,促進跨界融合創新,為園區智慧化升級提供5G“精品專網”支持,將園區各種業務系統統一接入園區智能運營中心,可以實現“全局視圖+業務視圖 ”分層管理,達到“可視、可控、可管”。
錦繡科學園運營總監吳剛認為,利用5G新技術,融合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ICT技術構建統一數字平臺,打造和提升運營管理新能力,使得園區產業運營模式變得更有溫度成為可能。從頻率、制式、產業和運維角度,他闡述了園區5G專網對于垂直行業的 4 大優勢;園區企業可以利用5G專網的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和多連接的網絡能力和邊緣計算,來實現數字化轉型,提升生產效率。吳剛提出,通過5G專網運用數字孿生技術實現萬物互聯及數據互通,錦繡科學園將為總部企業和創業者提供一個互聯互通、開放共享和綠色低碳的智慧空間。
除了重點探討5G在智慧園區的應用,作為信息基礎設施,未來各行各業都將陸續用上5G新科技,從而形成針對特定行業、特定企業度身定制的解決方案。南方科技大學未來網絡研究院汪漪博士,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廣州分院副院長朱金周、IBM 中國區通訊事業部總經理關健偉、南方科技大學計算機系講席教授、國家特聘專家楊雙華,深圳淵聯技術公司 CEO葉思海,分別做了題為“未來網絡助力智慧城市的發展”、“5G在離散制造中的應用研究”、“ 開放混合多云架構加速5G新基建價值實踐”、 “低功耗廣域物聯網技術與應用”,以及“5G時代工廠數字化和智能制造應用分享“的精彩演講。
圍繞5G技術與應用最新熱點問題,華為負責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總監周偉、北斗經濟與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張東普、中移物聯網深圳分公司市場總監姚飛雁和深圳移動寶安分公司總經理劉靖出席了由葉思海主持的圓桌論壇,與現場參會人員進行了熱烈的互動。
協同社會各方探索和打造“5G+“新優勢,共同助推園區智能化產業發展和產業模式變革,促進跨界融合創新。本屆峰會得到南方科技大學教育基金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廣州分院、深圳市通信學會、深圳淵聯技術公司、南方科技大學智能科學與工程創新中心、深圳市南科大資產經營管理和深圳安鴻網絡科技公司、深圳智慧園區產業聯盟、中國移動物聯網公司等外部合作伙伴的通力支持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