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作系統一直都是我們的軟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到的基本都是國外廠商的操作系統,包括桌面端的 Windows 和 macOS、移動端的 Android 和 iOS。在華為的 HarmonyOS 全面推廣和普及之前,國產操作系統似乎離我們還很遙遠,并未真正走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最近,統信 UOS 服務器操作系統 V20(1020e)發布,新版系統在文件讀寫性能和虛擬機遷移性能等方面均有提升。不過,從產品命名上就能看出,統信 UOS 服務器操作系統 V20 并非面向普通用戶,而是一款企業級產品,適用于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等場景。

在統信的產品體系中,不僅有面向服務器的操作系統,同樣有面向桌面端的系統版本。我們結合統信 UOS 桌面版系統以及其它國產桌面操作系統,看看現階段國產桌面端操作系統有何新發展?嘗試使用過哪些方法尋求突破?
國產桌面端操作系統現狀
國產桌面操作系統其實有很多,只不過我們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得比較少,所以對它們比較陌生,除了上文提到了統信 UOS 桌面版系統,還有深度(Deepin)、中標麒麟、紅旗 Linux 和優麒麟等。它們大多是基于 Linux 開發的操作系統,在本土化和安全性上都做了加強。
目前的國產桌面操作系統并不是大多數人的選擇,根據網站通訊流量監測機構 StatCounter 的數據,在 2021 年 7 月桌面操作系統全球份額中,Windows 和 OS X(macOS)排名前兩位,兩者市場份額合計超過 88%。從數據來看,盡管 Windows 的市場份額有所下降,但依舊穩穩占據市場第一的寶座,而 Linux 份額僅有 2.38%,在列表中之所以還未看到國產桌面操作系統,其中的因素就包括系統預裝和軟件生態兩個方面。

在硬件預裝方面,國產桌面操作系統均支持國產處理器,包括龍芯、飛騰、鯤鵬和海光等,國產處理器 + 國產操作系統的組合,是一些單位和企業的需要。許多國產桌面操作系統也支持其它 X86 架構處理器,然而現實是出廠預裝國產桌面操作系統的電腦少之又少。國產桌面操作系統在使用體驗和軟硬件適配上和 Windows 還有一定差距,像是系統穩定性、各類硬件外設的適配數量等,電腦廠商考慮到產品推廣和銷售,出廠預裝時還是會選擇 Windows。
而系統預裝少、推廣難和用戶心理抵觸,成了國產桌面操作系統難以推向大眾市場的現實問題。在統信官網的“生態適配清單”里可以看到,在筆記本類別里顯示“適配完成”的產品中,大多數產品都比較“冷門”,支持的也都是龍芯、麒麟、兆芯等平臺,不是市面上常見的電腦品牌和處理器型號。

在軟件生態領域,Linux 本身在軟件生態上就和 Windows 有著很大的差距,一些國內軟件廠商推出的 Linux 版軟件,如網易云音樂、QQ、有道詞典和 WPS 等,僅是解決了部分類別軟件有和沒有的問題。與 Windows 相比,國產桌面操作系統的基礎軟件數量不夠豐富,在軟件適配和版本更新速度上存在不確定性因素,時常會擔心軟件版本斷更,這也是許多消費者不選擇國產操作系統的原因之一。
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之前的華為筆記本出廠預裝過 Deepin Linux 系統。有趣的是,許多第三方線下門店都提供系統替換的方法,許多用戶購買華為筆記本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過各種方法安裝 Windows 系統??梢娫谟脩粜睦砗驼J知上,國產桌面操作系統廠商還要做更多努力,思考如何突破原有的領域,真正走向大眾市場。
突破原有領域,面向大眾市場
為了降低用戶的使用門檻,在系統界面設計上,國產桌面系統開發商們都對系統 UI 進行了重繪,盡可能貼近用戶使用習慣。有的國產桌面操作系統的界面美觀度甚至超越 Windows,直逼蘋果 macOS,系統界面早已不是國產桌面操作系統的短板,那么軟件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

既然 Linux 軟件生態的活力不足,那就通過系統兼容的方式使用其它平臺的軟件,打破軟件數量不足的限制。在深度桌面操作系統的產品介紹中,直接寫著“能夠替代微軟 Windows 操作系統,滿足不同用戶的辦公、生活、娛樂需求”的介紹語,這都出自于深度系統的“底氣”。
深度的軟件解決方案大致可分為三各方面。首先是開發自己的系統應用,包括有深度音樂、深度影院、深度截圖、深度看圖等深度系列軟件,并依托 Linux 現有的軟件生態,主要解決基礎的系統使用問題。
其二是兼容 Windows 平臺軟件,通過應用遷移和 DeepinWine 技術,運行大量 Windows 軟件,最后是兼容安卓平臺軟件,大量安卓應用可以在桌面系統上直接運行,這一點和 Windows 11 很像,讓用戶不再折騰電腦就能直接運行安卓軟件,也拓展了深度桌面系統的軟件體系。
與深度系統有“密切關系”的統信 UOS 桌面版系統同樣也支持運行安卓應用,在統信的“安卓應用適配列表”中,顯示已支持許多常見的安卓應用,如淘寶網、騰訊視頻、豆瓣、釘釘和知乎等,安卓應用窗口可自由擺放,資訊類應用可以分屏顯示、視頻類應用支持全屏顯示。

在系統交互上,統信 UOS 桌面版支持 ULink 跨端協同,在同一 WiFi 網絡環境下,實現手機與電腦的跨設備互通。統信 ULink 方案與華為多屏協同的部分操作很相似,都屬于簡化跨設備操作、提升使用效率的范疇。
從系統界面設計到軟件生態再到系統交互,可以看出有的國產系統廠商在積極求變,希望突破原有的領域,彌補自身的不足,積極走向大眾消費市場?;蛟S國產桌面操作系統在穩定性、軟件實際使用體驗上與 Windows 相比仍有差距,但至少我們看到了國產廠商敢于改變的決心,不積極尋找突破口并努力嘗試,又怎么真正實現追趕呢?
結語
國產桌面操作系統的大眾化道路,是一條很難走但有必須要走的路,最初國產桌面操作系統的存在,是為了防止我們在關鍵時刻被“卡脖子”,面臨一系列信息安全的問題。而現在在國產桌面操作系統越來越多的今天,我們該思考如何讓國產桌面操作系統走向大眾市場了。
誠然,面對國外同行的激烈競爭,國產桌面操作系統要提升的地方還有很多,這里既有系統開發商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也需要國內軟件開發商的積極配合,只要形成一套正向可循環的商業邏輯和軟硬件配套體系,才能真正改變大多數消費者對于國產桌面操作系統的看法,讓國產桌面系統真正走進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