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學家們總要對即將出現的新產品、新時尚、新的國際國內形勢作出預測,這類預測對于指導人們的生活有一定的意義。有些人也許認為這樣的 預測不靠譜。的確,未來學家過去曾多次預測失敗,有些預測甚至成為人類歷史上的超級笑話,但不能因此抹殺預測未來的重要意義。
以下為幾個典型的預測失敗的例子:
1795年,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未來人類將無錢發動戰爭。這一錯誤預測似乎為今后兩百年內人類不能正確預測未來定下了基調。
1823年,愛爾蘭科學家戴奧尼夏。拉德納預測,“高速鐵路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乘客乘坐高速火車時無法呼吸,會窒息而死。”他還堅持認為,“人類探月的夢想就像乘蒸汽輪船橫跨多風暴的北大西洋一樣,不可能實現。”
1876年,當時的美國總統盧瑟福。B.海茲問電話的發明者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這確是個令人驚訝的偉大發明,但會有人用嗎?”
1898年,貝爾藥物研究實驗室負責人海因里希。德萊賽宣布,他發明了一種可以替代嗎啡的不上癮鎮定劑,名叫海洛因。
19世紀美國著名作家約翰。海伯頓預測,到20世紀90年代“將不存在不快樂的婚姻,因為那時的法律將非常嚴厲,任何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不具備資格的婚姻將不獲批準。”
1902年,H.G.韋爾斯也對未來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在未來,潛艇根本沒有發展前途,艇上工作人員會窒息而死,潛艇只能成為漂在海上的廢物。”不 過,韋爾斯預測對了一件事,那就是互聯網。在1937年一篇題為《永遠的世界百科全書設想》的文章中,韋爾斯預見到未來會有存有人類所有信息的網絡并連結 到世界的每一角落,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該網絡學習知識,他認為,這樣“所有的知識和信息都能有效正確地匯集,學生能通過電腦屏幕學到每一個知識點。”
1923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羅伯特。安德魯。米利肯的預測更不靠譜,他認為,“人類是不可能造出原子彈的。”
1929年,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歐文。費舍爾表示,“股價會永遠保持在高水平”,但沒過多久便發生了華爾街金融風暴。
經歷了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和四十年代的世界大戰之后,五十年代依然有不少錯誤的預測。1959年,美國郵電部長亞瑟。薩默菲爾德表示,人類在 實現登月夢想之前,我們就應該能夠使用制導導彈發送郵件了,從紐約到澳大利亞應該不到幾個小時,未來的世界將是導彈郵遞。
1966年,科幻作家亞瑟。C.克拉克表示,“到2000年時,房子都能飛起來,因此整個社區到了冬季都能遷徙,或者在合適之時搬到一個新地方重新開始新生活。”
1966年,著名時裝設計師科科·香奈爾如此評價超短裙:“它就像一個糟透了的笑話,是不會流行下去的,何況冬天就要來了。”
1977年,數字設備公司創始人、于1980年發明了首臺用于科研的高級微電腦的肯。奧爾森表示,“沒人會愿意在家里用電腦。”
當代最荒謬的科學預測應該算是在1999年和2000年交替之時的千年蟲恐懼,當時很多人認為電腦會出現大崩潰。美國最頂尖的軟件專家之一艾 德。約頓表示,“就算只是小范圍出現電腦崩潰,紐約也會變得象貝魯特一樣慘不忍睹。在我看來,千年蟲非常可怕,當2000年1月1日新年鐘聲敲響之時,我 們全家都不會在紐約呆著。”
實際上,那一時刻來臨,結果是什么也沒發生。這使我們更有信心重新審視當年伊薩克。牛頓爵士在1704年的預測:“世界將在2060年走到盡頭。”他是在推算了丹尼爾預測這本書和神圣羅馬帝國的建立時間后得出這一結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