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收購51,騰訊等1.0說SNS是標配,谷歌帶頭大家開放,十多萬站長用U-center,先用in語趣談一下:1.0很黃很暴力,走 向2.0的大道上很多人很傻很天真,但貴在總有不拋棄、不放棄的許三多;1.0想騙2.0去打醬油,但2.0終究在努力地做到第三個俯臥撐!
有選擇非客觀的列舉些事件,看看“1.0網站:新聞、搜索、網游”與“近2.0網站”(1+2不等于3,隨便瞎分),在關于“三個俯臥撐”成為流行詞語的一些反映:
6月28日,我以網友身份,在魔時網上發了趣味in語大征集活動,當時的示范詞是“很黃很暴力”、“很傻很天真”、“不拋棄不放棄”。
6月28日,在5gsns看麥田老師的日記“博客已經過時了”;第二天,麥田老師sns的博客補充之:“傳統的博客應用,會成為sns應用的一個子集。”
6月30日,發現魔時網上某廣州網友生活圈子流量大漲,后臺一看,是百度關鍵詞“甕安縣政府大樓被燒”帶來的——搞笑的是,內容是魔時網友轉載myspace聚友的一個帖子。(百度搜索結果怎么判斷排序的呢?)
7月3日,王小峰的不許聯想聲明,屏蔽所有“俯臥撐”的留言,包括“打醬油”。(呵呵,“帶三個表”堅決維護社區氛圍!)
7月3日,我在魔時網先前發的關于趣味in語大征集的活動,開始有網友回復:“做自己的俯臥撐,讓別人說去吧”;一貴州網友也建立俯臥撐圈子。同一天,豆瓣、開心網也都分別由數個網友建立“俯臥撐小組”,但至今加入人數共約幾十人.
7月4日,it業內流傳文章,針對麥田老師“sns是博客的終結”言論,和菜頭老師請麥田老師在網上找個SNS做三個俯臥撐先。這里引和菜頭網上部分文
字:“以國情而論,SNS比Blog更不適合中國,起碼現在的模式看不到希望。麥田說要關閉Blog,SNS已經足夠他在網上的活動了。那么,要我在
SNS上和你建立有效的人際關系,麥田,麻煩你找個SNS做三個俯臥撐先。”
這里,根據百度新聞搜索關鍵字來跟蹤:7月1日晚,“做俯臥撐”先在天涯社區上出現,7月2日上午,“做俯臥撐”在百度貼吧成為熱吧,7月2日 下午,網上有帶有“網易”和“魔獸”圖片的關于“俯臥撐成為網絡流行語”的“網絡新聞”,文中以“網游網友”的圖片示例7月3日,各大網站開始轉載“做俯 臥撐”成流行語的帖子或新聞,并出現大量惡搞圖片7月4日,平面媒體開始跟著“做俯臥撐”
……
個人認為,這又是主流1.0網站一次所謂反映網絡民心而策劃的“大眾議題設置”,從而成功的促進無意識的網友跟風:1.0網游論壇網媒討論報道帶宣傳圖片,2.0網站趣談跟風,進而平面媒體跟風,僅僅2-3天的時間,“俯臥撐”就成為所謂的網絡流行語。
………………………2.0分界線…………………
回過頭來說“sns與2.0”,怎么2-3年都過去了,在中國,2.0或sns都還未成為網絡流行語呢?
前幾天招聘,有來自蘭州熱心應聘的研究生,自己主動幫助Mosh做了個民間調查。她調查20個網友,結果無人知道sns,大部分人聽到“社區”一詞,都聯想到老年活動中心;社交網絡又覺得是陌生網友見面——所以建議不要用“城市社區”或“社交網絡”的概念來推廣魔時。
今天中午人大的同學結婚請客吃飯,兩桌20多人,大部分為25-30歲之間,工作單位有科技部的、有中辦的、有市政府的、有證監會的、有FT 的,還好有一個風投的。席間大家都談到了“俯臥撐”,接著我就職業習慣做訪問,問了一圈,雖然他們有些上過或聽過魔時、豆瓣,但除了那位“風投”同學,無 人知道2.0和sns,大部分人也沒說過校內,更不用說五十一了。證監會的朋友雖然說不知道sns,但笑著和我說創業板對我們是個機會。科技部戰略部的朋 友也不知道sns,更沒聽說過facebook或myspace,聽我大概講了2.0開放平臺的概念后,也很幫忙地說:你們的項目真的很不錯,科技部每年 都會有扶持基金無償支持新科研項目,你們可以去申請……
和菜頭說sns現在的模式不適合中國,那適合中國國情的sns究竟是怎樣的?51、校內、豆瓣?還是以游戲娛樂特色的開心、實名制的海內、城市 概念的Mosh……?謝文老師常說2.0的道路在中國還有2-3年的路,一起做的不只是sns,而是2.0.謝文老師鼓吹2.0,并希望有數萬家想做 2.0的網站出現,最后大浪淘沙剩下兩三家。天才的戴志康同學很快響應,推出U-center,就有十多萬小站長開始使用加入成為2.0的大軍,相信這必 將加快sns或2.0成為流行語。
史玉柱收購51,騰訊等1.0說SNS是標配,谷歌帶頭大家開放,十多萬站長用U-center,歪解一下:1.0很黃很暴力,走向2.0的大道上很多人很傻很天真,但貴在不拋棄、不放棄;1.0想讓2.0去打醬油,但2.0似乎想努力地做到第三個俯臥撐!
作者:關少波 魔時網(www.mosh.cn)創始人之一,現任C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