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視頻共享網站YouTube上一段人獅擁抱的視頻現(xiàn)正“熱播”。視頻中,一頭成年雄師與兩名年輕人相見后,不但沒有發(fā)動攻擊,還與兩人如老友般擁抱。
這頭名為“克里斯蒂安”的獅子曾被兩名住在英國的年輕人飼養(yǎng),后被放歸肯尼亞野生動物保護區(qū)。這段視頻截取了兩人與幼獅玩耍的幾組畫面,但主要內容是雙方 在保護區(qū)重逢時的場景。這段彩色視頻沒有聲音,制作者借助字幕講述故事。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7日評論說,雖然視頻截取自拍攝于30多年前的錄像,但 人與猛獸之間深厚的情誼如今仍打動著世人,迄今網絡點擊率超過600萬次。
玩伴
視頻中的兩名年輕人是澳大利亞人約翰·倫德爾和安東尼·伯克。1969年,兩人在英國倫敦西部切爾西區(qū)一個家具店工作,并住在家具店樓下。
一天,一個朋友從哈羅德百貨公司購物歸來后告訴他們,那里可以買到罕見的動物。出于好奇,倫德爾和伯克到哈羅德一探究竟,看到一頭被關在一個小籠子里的幼獅。
這頭當時體重不足16公斤的幼獅出生于一個動物園,后被賣給百貨公司。倫德爾和伯克覺得它可憐,用250個英國舊金幣買下它,并給它取名“克里斯蒂安”。
倫德爾和伯克把“克里斯蒂安”當作寵物飼養(yǎng),經常與它一起嬉戲,一起在公園里玩足球,有時還帶它出入餐館。乘車出遠門時,“克里斯蒂安”就被主人安置在他們那輛“賓利”車的后座上。這個奇異的組合成了切爾西區(qū)一道獨特的風景。
放歸
大約一年后,“克里斯蒂安”長成了體重84公斤的大家伙。僅一周的伙食費,倫德爾和伯克就要為它花掉30英鎊。兩人逐漸意識到,無法繼續(xù)把“克里斯蒂安”養(yǎng)在家里,但又不知如何處置它。
湊巧的是,一天,演員夫妻比爾·特拉弗斯和弗吉尼婭·麥克納到家具店挑選一張寫字臺。他們剛剛完成影片《獅子與我》的拍攝。《獅子與我》根據動物學家喬伊·亞當森的著作改編而成,講述的是母獅“埃爾莎”被放歸自然的真實故事。特拉弗斯和麥克納在片中分別扮演動物學家夫妻喬治·亞當森和喬伊·亞當森。兩位演員建議倫德爾和伯克與在肯尼亞的喬治取得聯(lián)系。
于是,兩人帶著18個月大的“克里斯蒂安”抵達肯尼亞。在那里的野生動物保護區(qū),他們與喬治一同努力,逐步幫助“克里斯蒂安”恢復獅子的自然習性。當倫德爾和伯克確認“克里斯蒂安”已經能夠在野外獨立生存并擁有安全的活動空間后,就離開肯尼亞回到了英國。
不過,他們一直與喬治保持聯(lián)系,后來又數(shù)次重返肯尼亞,在野生動物保護區(qū)里遠遠地眺望“克里斯蒂安”的身影,以寄托思念之情。
重逢
1974年,喬治一度有3個月無法追蹤到“克里斯蒂安”的蹤跡。他把這一情況告知倫德爾和伯克后,兩人決定重返肯尼亞,與“克里斯蒂安”作最后的告別。
就在兩人抵達野生動物保護區(qū)的前一天晚上,喬治告訴他們,“克里斯蒂安”再度現(xiàn)身。它蹲在喬治帳篷外的巖石上,好像在等待老朋友的到來。但他同時警告說,要與“克里斯蒂安”保持一定距離,因為它已完全回復野生狀態(tài),如果野性大發(fā),可能會把他們撕碎。
第二天,倫德爾和伯克到達野生動物保護區(qū),站在叢林外面等待“克里斯蒂安”。視頻顯示,兩人身著牛仔褲,頭發(fā)蓬松。“克里斯蒂安”在遠處出現(xiàn)后,先是慢慢向他們走近,然后應該是認出了他們,于是加快速度,幾乎是奔向兩位前主人。“克里斯蒂安”把前爪搭在倫德爾肩上,像幼時一樣用舌頭舔他的臉頰。倫德爾也張開雙臂擁抱“克里斯蒂安”。雙方的激動顯而易見。
與“克里斯蒂安”同行的還有一頭母獅。但母獅似乎對“克里斯蒂安”與兩條腿的朋友關系親密有點嫉妒。這時,喬治提醒兩人是時候離開了。他們向露營的帳篷走去,“克里斯蒂安”一直跟隨,并在帳篷外一直待到晚上其他人回帳篷。
重逢的第二天,“克里斯蒂安”返回叢林。在叢林的邊緣,那頭母獅在等它。但從那以后,人們再也沒有看到過“克里斯蒂安”的身影。
如今住在澳大利亞的倫德爾說,他不知道誰把這段錄像放到了互聯(lián)網上,不過他并不介意。美國微軟—全國廣播網26日援引他的話報道:“這是個充滿了愛的故事,看到人們對它充滿興趣,我們很高興。”倫德爾希望借此讓更多人關注野生動物保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