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8月19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微軟6月底宣布從停止向零售商以及大部分PC制造商銷售Windows XP操作系統,以全力推動Vista系統的做法,引發消費者不滿。臺灣消基會日前前往“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以下簡稱“公平會”),檢舉微軟利用市場 壟斷地位,強迫消費者將操作系統換成Vista,涉嫌不當搭售行為,涉嫌違反公平交易法。公平會則回應表示,8月初已成立專案小組調查微軟是否存在濫用壟 斷地位影響市場交易。
微軟6月停售XP,根據臺灣消基會7月份所做的網絡問卷調查顯示,有高達6成7的消費者反對微軟的做法;有超過5成的消費者覺得XP比Vista好用。
臺灣消基會副董事長謝天仁表示,Windows在臺灣島內的市場占有率高達98%,卻利用高市占率強迫消費者將操作系統更換成Vista,只有 少量搭配特定硬件銷售。這種利用硬件捆綁軟件的強制搭售行為,嚴重影響消費者權益,涉嫌違反公平交易法,公平會應調查微軟是否有不當搭售的嫌疑,以保障消 費者權益。
公平會發言人周雅淑表示,公平會在8月4日已成立專案小組調查,因為微軟市場占有率極大,會評估微軟的企業經營策略自主權利、微軟是否影響市場交易秩序,以及微軟的搭售行為是否合理等,調查微軟是否濫用強大壟斷地位,違反公平交易法。
周雅淑說,如果發現微軟違法,一定會“要求立即停止違法行為”,并依法嚴辦,最高可處2500萬新臺幣的罰款。公平會指出,目前已請微軟將相關資料送件到公平會進行分析,調查時間最長可達半年。(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