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1日,據國外媒體報道,著名博客網站TechCrunch周日發表博客文章稱,盡管Google是全球互聯網搜索引擎的龍頭,但是在日本,Google的市場份額卻遠遠落在了雅虎日本的后面。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尼爾森日本的統計,2007年雅虎日本的搜索總量和門戶相關流量為近 3500億次,占據了日本搜索市場76%的市場份額。盡管Google在日本搜索引擎市場排名第二,但其市場份額僅僅只有5.4%。市場調研公司 ComScore最近的一份統計則顯示,今年7月雅虎日本的月訪問量為219億次,幾乎是Google 22億月訪問量的近10倍。雅虎日本7月單一訪問用戶為4600萬,是Google 2600萬月單一訪問用戶的近兩倍。
對任何一家國際性的網絡公司而言,日本互聯網市場都非常重要,因此絕對不能忽略這一市場。日 本是全球互聯網滲透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該國的互聯網滲透率達到了74%,高于美國70%的互聯網滲透率。日本網絡廣告市場規模已達到57億美元,而全球網 絡廣告市場規模只有450億美元。按照網民數量計算,日本網民總人數僅次于中國和美國,達到9400萬,為英國和德國網民的總和。
本土化發展
那么,Google如何來向雅虎日本發起挑戰呢?在過去的幾年中,西方互聯網門戶已逐漸成為 昨日黃花。但是在日本,這一情況卻有明顯的不同。根據Alexa的流量統計顯示,在日本的25大網站當中,有7家網站是門戶網站。這就迫使Google必 須為日本本土更改其簡單化的設計,這一變化類似于谷歌中國。例如,Google日本當前的首頁就包括了指向Google其它業務的鏈接。此 外,Google日本還在搜索框內加入了關鍵字聯想功能。
與他人結盟
Google日本還準許日本最大的社交網站Mixi的用戶,將Google地圖嵌入到他們的 博客當中;Google日本已同社交網站Hatena結盟,并發起了“綠色計劃”,來預防全球變暖問題。Google日本的這些行動并非是表面的舉措。事 實上,在本土化的問題上,Google日本一直在努力最低限度的對固有模式就行修改,而不是轉型成為一家類似于雅虎一樣的門戶網站。Google日本在日 本的發展戰略非常明確:即避免同雅虎展開直接對抗,先獲取移動互聯網市場,然后再爭奪互聯網市場。
發力移動互聯網市場
日本運營商能夠規定接受移動互聯網服務的手機用戶使用什么樣的默認搜索引擎。因此要贏得市 場,在手機中預裝開始菜單就變得非常重要。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Google日本在今年1月同日本電信公司NTT Docomo簽署了合作協議。在此之前,Google日本已在2006年同日本第二大移動運營商KDDI建立起了合作關系。上述兩家移動運營商都加入了 Google牽頭組建的開放手機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但從來沒有對Android操作系統的開發發表過任何的言論。
Google日本的移動戰略取決于NTT Docomo和KDDI的7400萬接受移動互聯網服務的移動用戶是否會接受Google作為其手機搜索引擎。目前,雅虎已同日本第三大移動運營商軟銀結 盟,向超過1500萬接受移動互聯網服務的軟銀移動用戶提供搜索服務。NTT Docomo和KDDI目前都已將Google的搜索引擎直接引入了手機的默認開始菜單當中,用戶能夠輕松的進入到Google日歷、Youtube和 Google的其它一些服務當中。一些NTT Docomo的手機甚至還預裝了Google移動地圖服務。這也可以毫不吃驚的解釋,為什么Google日本說其合作伙伴關系將對其業務和流量產生“巨大 的影響”。
Google日本的戰略不僅是避免同雅虎日本的直接對抗,而且還包括加強在日本網民心中的品 牌意識。不過Google日本能否最終在日本市場取得成功,仍然取決于一下四個因素:第一,與運營商的合作必須得以延續;第二,通過迂回方式,最終取代雅 虎日本;第三,未來Android將有什么樣的表現;第四,Google日本在移動互聯網市場的經驗能否被借用到全球市場。(編譯/無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