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是一位北京的王姓互聯網人士。“當初公司買宏碁這個牌子的筆記本,就是沖著它收購gateway并宣稱美國軍品品質和世界一流服務,誰知道這種所謂的服務讓一個忠實的消費者陷入了一個超級大悖論。”王先生至今仍憤憤難平。
事情起因源于王先生公司給他所配的一款宏碁筆記本電腦。“筆記本是去年配的,后來公司配備了筆記本以后就一直閑置著沒用。前段時間我想查一個備份資料發現不能開機了,因為還在保修期內,而且用戶守則明確規定,保修范圍內用戶‘非專業人士請勿自行拆卸電腦’,所以就去了宏碁維修部檢修。檢修的結果是筆記本進水了,不屬于免費保修的范圍內。宏碁售后告訴我,在保修期內有兩種選擇,要么交2300塊錢來維修。如果不修理,就要交100塊檢測費。”王先生顯得很無奈。“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我很難接受這樣的收費行為。之前美好的服務承諾變成了一紙空話。消費者本當正常享受的服務變成了宏碁賺取利潤的另一個環節,讓人寒心!”
在消費者權益日益受關注的今天,上自國家下自民眾,都通過各種不同的形式和途徑來維護這一正當權益。每年315晚會央視都會曝光一批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企業,各地消費者協會也紛紛舉行各種活動進行實際支持。但是,當消費者真正作為個體出現時,仍然處于弱勢地位。專家表示,“這種局面仍然無法得到徹底改變,只能期望商家自律,因為消費者權益被侵害的同時,商家自身品牌損失更大,作為企業更應該權衡利弊。”。
業內人士指出,在三包承諾下,宏碁對王先生的做法有強行收取電腦檢測費之嫌。這名人士向記者坦言:“問題在于,保修期內不允許用戶拆機,只能宏碁人員檢修,而送到宏碁等待消費者的只有兩種結果:交維修費或者檢測費。消費者更像是進了一個圈套。作為弱勢群體,大多數消費者在這種情況下只好選擇隱忍,因為要顛覆這種規則,消費者所花的成本遠遠高于維修費和檢測費的成本。”
事實上,消費者對宏碁的投訴已經屢見不鮮。記者打開消費者維權知名網站——中國電子商務主辦的315消費電子投訴網,在“投訴中心”輸入“宏碁”,不少消費者對宏碁的維修服務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來源:315消費電子投訴網)
而在百度、google等知名搜索引擎里輸入“宏碁質量”,網友反饋的結果大多不盡人意,搜索結果呈現各種投訴和抱怨。
根源在于何處?眾所周知,宏碁電腦一直是以低價和低利潤打市場,宏碁的這種策略也讓它坐上了全球第三的寶座。然而,市場占有率提升是以犧牲用戶利益為代價。
宏碁電腦質量和售后服務一直受人詬病,而用戶對宏碁電腦的投訴一直也是屢屢不止。從“麗晶屏”屏幕虛假宣傳到“WIFI無法上網事件”再到“巨額維修費”事件,雖然最后都被宏碁公司一一擺平,但在電腦消費者群體里面形成極差口碑,包括產品質量、返修率以及售后服務。
315消費電子投訴網最新的《2008年上半年度計算機投訴統計報告》表明,08年上半年在服務投訴里面,服務態度和三包保修責任爭議占比達到18.89%,而這也是最直接激化用戶和廠商矛盾的重要方面。而在這份報告里記者也看到,宏碁赫然出現在“對投訴處理需要加強的企業”行列。
(圖:08年計算機服務投訴分析 來源:315消費電子投訴網)
2009年1月1日,對于全球排名第三的宏碁電腦來說,將迎來它特殊的日子:成為2010年溫哥華冬季奧運及2012年倫敦奧運計算機設備(Computing equipment)的合作伙伴。在其官方新聞里,宏碁公司提到:宏碁將繼續堅守現有的營運模式,針對市場的期待,研發功能完整的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的真正需求。然而對于許多消費者來說,宏碁并沒有真正履行這一承諾。
王先生表示:“宏碁沒有把售后服務作為品牌美譽度的橋梁,反而把它當成其增加巨額利潤的工具,這種行為令人不齒。其實100塊錢多我來說根本不算什么,但宏碁的惡劣售后服務讓我對宏碁品牌失望到了極點。我所碰到的情況肯定不是個案,所以我想通過媒體的力量來喚醒大家的維權意識。”當記者問及假如宏碁公司不積極正面回應該怎么辦?“我會保留使用法律手段的權利,哪怕是付出更多的成本!”王先生堅定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