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一年發的短信量僅比中國人七天發的短信多一點
提起手機,美國人并不陌生.但要說到手機短信,一向引領世界尖端技術潮流的美國人可就有些茫然了.據統計,在美國1.5億左右的手機用戶中,利用手機發送 并接收文字短信息的比例只有5%.2002年,全美國的手機用戶發送短信息的總數為81億條,但中國人僅在2004年春節7天長假期間就發送了70億條. 雖然世界電信產業界的權威公司Ovum預測,美國短信發送條數有望出現大幅增長,但專家認為,最樂觀的估計,每月能超過10億條就不錯了.即便如此,美國 短信的發送量仍不足西歐的1/4.
記者采訪了在電腦及電子產品零售商店負責手機營銷業務的凱奇*德林頓先生.他說,美國人確實很少使用手機短信功能,大部分人甚至從來都不愿意嘗試.他自己也是最近才開始用手機發短信的.記者從該商店當前主力促銷的三星手機宣傳頁上,發現其宣傳重點主要集中在彩屏、雙屏顯示、語音信箱等技術上,手機短信功能根本沒提及.
發短信太貴,大部分手機也沒有短信功能
美國手機短信潮姍姍來遲,與各大電信公司提供的服務有一定關系.因為長期以來,不同的移動通信公司之間無法實現短信息互換,這與亞洲或歐洲運營商的開放有明顯區別.
此外,電腦以及寬帶技術在美國的高普及率,也使得大部分美國人更多地利用電子郵件.德林頓先生說:“可能是因為美國人太懶,不愿意一點一點地選擇字母,既不方便,又浪費時間.”
其實,這種現狀與美國人的消費觀念也有關系.美國人雖然趕時髦,卻也十分節儉,很多人用的手機都是特別老的型號,根本沒有短信功能.另外,美國手機付費大多是每月固定金額,從20多美元到100多美元不等,并且從晚上7點或者9點就全部免費,而手機短信大多需要單獨付費,發一條信息的費用高達 10美分,其過高的費用也成了阻礙手機短信發展的因素.
用短信的方式向人表示祝賀被認為是失禮的
另一方面,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也直接影響了手機短信的推廣,他們爽朗直率的個性使得大多數人更喜歡直接通電話.美國姑娘莎莉說,我不喜歡使用短信,因為它給人的感覺太含蓄,一點都不直接,還是煲電話粥的感覺好.
電信商開始著急了
面對手機短信業務的停滯不前,美國各大電信商開始著急了,英國《金融時報》形容說:“美國通信業開始亡羊補牢.”
首先,不同移動電話公司之間逐漸開通可以傳送短信息的服務.另外,據無線產業研究公司Telephia統計,美國在為所有數據應用服務做廣告時,大部分內容都與短信業務有關.美國無線運營商一個季度在短信廣告上投入的宣傳費用曾經高達4000萬美元.其中AT&T無線公司為電視系列片《美國偶像》提供的短信投票活動的贊助收到了良好效果,讓大約250萬從未發送過短信的用戶開始嘗試這種新的溝通方式.
不過,很多人對于手機短信在美國的發展前景并不看好.德林頓先生表示,手機短信還將面臨其他信息傳送方式的競爭,例如互聯網短信等,這些都有可能讓美國的手機短信業務前景暗淡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