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互聯網儼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給人們有所啟示的,并不是SNS的流行導致Facebook限制用戶結交新歡,也不是受到英國獨立電視臺主席火爆非議的“寄生蟲”視頻網站Youtube。
互聯網最為基礎的瀏覽器市場再掀波瀾,微軟、谷歌、Mozilla、蘋果甚至許多并不知名的開發者,都將瀏覽器視為“生死之地,存亡之道”。
瀏覽器是沖浪或者說上網的基礎,構成了目前萬維網瀏覽的根本,許多用戶跟它相處的時間,甚至超越了情人和父母。美國社會的一個調查顯示,沉迷于瀏覽互聯網已經成為影響夫妻關系的重要因素,它的魅力可見一斑。
抓住用戶眼球、榨取用戶時間,是依賴瀏覽器所建立的商業模式。全球最火的互聯網公司谷歌,即便身份是當今世界最有效率的“印鈔機”,也不得不依靠瀏覽器的存在,從而使得其賴以生存的廣告商業模式成為可能。
谷歌Chrome瀏覽器
然瀏覽器市場超過四分之三的份額被微軟鬧鬧的抓在手里,從IE 1到如今的IE 8,微軟憑借捆綁操作系統,通過“壟斷”的優勢取得了瀏覽器的市場占有率,雖然它制造了許多IT產業的奇跡和財富神化,遺憾的是它卻并沒有成為互聯網時代最大的受益者。
如今IE系列瀏覽器的地位正在遭受歷史上最嚴重的沖擊,它所遭受前所未有的壓力并不像過去十多年前是為了生存要去搶奪Netscape幾乎 80%的市場份額;歷史有時候是一個玩笑,瀏覽器市場的攻守雙方交換了一下地位,如今要小心的是微軟,曾經的霸主成為游擊隊或者偷獵者,打算蠶食其已有的領地。
在上一次交手后的Netscape倒下了,“一只巨鳥從骨灰中重生”,Mozilla基金會臥薪嘗膽終于在Firebird更名Firefox并發布3.0版本之后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但這并不是裝神弄鬼的Mozilla在其彩蛋中假扮圣經啟世般的預言起了作用。
JavaScript、XML等可以用來開發互聯網“富集”應用的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現在流行的Ajax使得諸如在線電影、音樂、搜索引擎等各類應用、服務在互聯網流暢的運行,就像用戶曾經在其操作系統中隨心所欲一般。
瀏覽器的高速進化,乃至于可以在將來能夠預料的某一天替代掉我們目前所用的操作系統。堅持這個想法并非需要10年前尼葛洛龐帝寫作《數字化生存》時候提出:“計算不再只和計算機有關,它將決定我們生活”這句名言時候的勇氣。
用基于互聯網應用且功能豐富的瀏覽器替代個人電腦上龐大的操作系統,不僅僅是微軟敵人們熱衷的話題,如今許多領域的嵌入式操作系統中已經實現了類似的架構,國人熟悉機頂盒就是最為接近的應用。
Opera中國區市場經理王立浩之前在接受和訊IT采訪的時候透露:“Opera瀏覽器已經將文件I/O協議加入,并提交W3C成為未來互聯網一種重要的發展方向!”文件I/O進入瀏覽器,將模糊瀏覽器和操作系統的界限,從而使得瀏覽器替代操作系統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