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不平常的一年,這一年發生的事注定將在未來一二十年時間里深刻的影響中國乃至世界。這些事既包括表面上的波濤洶涌,也有深海下的暗流涌動,其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來自電子商務。
2008年10月8日,淘寶網總裁陸兆禧在北京宣布:為進一步推進“大淘寶”戰略,阿里巴巴集團未來5年對淘寶網投資50億人民幣。
這無疑是中國乃至全球電子商務領域的一股巨浪,是繼今年9月初淘寶網和阿里媽媽整合之后,阿里巴巴集團對其網絡購物板塊進行的最大手筆的推進計劃。
雖然在過去的5年時間里,我們一直感嘆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但五年之后,當我們再回首時就會發現,真正的提速肇始于2008年。
在中國電子商務快車進入提速期的時候,阿里巴巴宣布對淘寶投入50億元,將會對網絡購物市場產生巨大推力,改變未來零售產業的格局。
拉動內需的大手筆
此番阿里巴巴大手筆的追加投資舉動說明,阿里巴巴集團已經意識到,中國經濟增長將會改變之前的單一外貿驅動模式,內需拉動也將成為一個重心。因而,占據國內零售市場領軍地位的淘寶網將會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
其間有可能出現的機會顯然會集中在以電子商務平臺為依托的網上零售貿易上。眾所周知,在過去的很長時間內,政府雖然一直都在強調拉動內需的重要性,但這個市場啟動成效并不明顯。經濟界人士說,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內貿的交易環境存在較大問題,比如由于地域、關系等因素,造成價格不透明、需求雙方信息溝通不暢、交易中間環節過多、物流成本過高等問題,這些都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
而互聯網恰恰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模型,在過去幾年間,中國的網上零售貿易異軍突起,已經成為傳統零售貿易形式之外最重要的補充形式,他們構成了中國內需市場中最核心的一環,即建立在國民貨幣收入基礎之上的消費行為。這將會是國內啟動內需戰略中最優先考慮的重點。
1000億只是起點
根據艾瑞咨詢2007年中國絡購報告中的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網絡購物總額達到了594億元人民幣,而在2008年這個數字將可能突破1000億人民幣大關。
不過,相比較于中國的整體零售市場,1000億這個數字顯得微不足道,據中國商業聯合會以及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2007年中國零售額達8.7萬億元人民幣,網絡購物僅僅占總體市場的0.68%。而在互聯網相對發達的韓國、美國和英國,這個數字分別為8.65%、3.72%和4.5%。從這些數據也可以看出,中國網絡購物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
今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網民最多的國家,互聯網的各種應用正在從大城市向二三線城市和地區滲透,網絡購物作為十大最受歡迎的網絡應用,也正在這一歷史進程中逐步走向全民。
而未來的發展就在于被激活的二三線城市。
IBM商業價值研究院經濟學人信息部(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發表的一份商業白皮書,對中國現有的305座中小城市統計顯示,住在這些中小城市里的2億多民眾貢獻了這個國家GDP的43%,在這里超過80%的人口屬于收入在3000美元到6000美元之間的大眾市場,消費潛力巨大,而在北京、上海這樣的頂級城市中,大眾市場比例只有50%。
9月18日,國內著名調查機構艾瑞咨詢和亞洲最大零售商圈淘寶網聯合發布的《2008上半年網購市場發展報告》顯示,二三線地區網購同樣在迅速崛起,已經占據了中國網購市場的半壁江山。
當電子商務的引擎由大城市換成大眾市場后,將再次刷新我們對發展速度的認識,我們現在所驚嘆的速度在未來五年看來,將不過只是一場大賽的熱身而已。
1000億也不過是中國網購快車提速的起點。
陸兆禧說,“2003年,淘寶網加入網絡購物市場,兩年多時間將網絡購物市場規模從10億年交易額提升到100億。2005年隨著騰訊的加入,三年時間中國網絡購物市場規模從100億上升到1000億。2008年,更多參與者的加入將會使其迅速從1000億元擴張到10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