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屏事件可能導致微軟被適用《反壟斷法》
摘要:《反壟斷法》規定,一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達到50%即應當認定為具有壟斷者的法律地位。微軟最近準備實施的對盜版軟件進行定時黑屏的措施證明:其可以通過自動更新修改安裝盜版軟件的電腦設置,顯然,其也具備通過盜版電腦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比如更改操作系統設置,打擊競爭對手軟件的能力。因此,安裝盜版軟件的電腦也應當計入微軟的市場占有率,該公司中國區總裁張亞勤關于“由于微軟大部分以非正版方式存在,正版產品市場份額很小,因此微軟在中國構成壟斷的前提不存在”的說法不成立。
正文:近日,微軟宣布,將從10月20日起,將對Windows和Office用戶進行正版驗證,微軟通過自動更新下載到用戶電腦上的驗證工具,自動檢測驗證用戶電腦上安裝的Windows XP和Office是否為正版軟件,如果使用了盜版軟件,用戶會不斷收到正在使用盜版軟件的提示,并被強制插入多出明顯的提醒標識,未通過正版驗證的Windows XP還將被每小時黑屏一次。
筆者認為,微軟的上述反盜版舉措證明了微軟公司對于個人電腦上安裝的該公司的操作系統軟件和辦公軟件具有完全的控制力,無論其是正版的還是盜版的,也完全推翻了該公司中國區總裁張亞勤2個月前的說法“由于微軟大部分以非正版方式存在,正版產品市場份額很小,因此微軟在中國構成壟斷的前提不存在。”
微軟中國總裁張亞勤兩個月前的講話實際針對的是已經于8月1日生效的我國《反壟斷法》第3條和第19條的規定,《反壟斷法》第三條規定:本法規定的壟斷行為包括:(一)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二)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
第十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推定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一)一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達到二分之一的;
微軟的Windows和Office兩款產品在中國國內的市場占有率非常高,筆者看到過的報道稱其在操作系統軟件和辦公軟件市場的占有率均超遠遠超過了50%,也就是說,按照《反壟斷法》,微軟實際上已經具有了市場支配地位,如果其濫用這種地位,可以適用《反壟斷法》。但作為各國反壟斷法庭常客的微軟顯然很有經驗,現在看來,他們在法律生效前舉報了番茄花園作者盜版的事件很可能是有預謀的,先推出一個轟轟烈烈的盜版事件,然后再通過其高管說出盜版產品的市場份額不算微軟的市場占有率,所以微軟在中國不構成壟斷。
應該說,微軟的上述言論還是很有蠱惑性的,乍一聽似乎有那么一點道理,但是,從這次的反盜版事件可以看出,微軟的上述言論是不成立的。關鍵在于,其對盜版用戶的電腦也具有控制力,也具備通過盜版電腦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比如更改操作系統設置,打擊競爭對手軟件的能力。微軟實現這種能力的途徑是:其操作系統軟件內預設的自動更新功能。
由于微軟產品存在很多安全漏洞和其他漏洞,因此,包括盜版用戶在內的所有微軟用戶在安裝了微軟軟件后都必須使用軟件自動更新功能,從微軟公司架設的服務器定期下載相關的補丁程序。而此次,微軟就是通過軟件自動更新功能在用戶的電腦中加裝正版驗證工具的。加載正版驗證程序并不違法,但微軟的這種行為提醒我們,他們對于所有的微軟產品,不管其是正版還是盜版,都是具有完全的控制力的:今天其在自動更新中加載的是正版驗證程序,可以讓盜版用戶的電腦每小時黑屏一次,明天他們就有可能把一些限制競爭對手軟件的程序也在自動更新中加載進去,向所有的用戶發放。
在這方面,微軟是有前科的,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也就是互聯網產業開始爆發的階段,網景公司的網絡瀏覽器占有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此時,微軟為爭奪這塊領地,也推出了自己的IE4瀏覽器,為了打敗競爭對手,微軟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市場支配地位,三管齊下,首先,其把IE4捆綁進了操作系統,這屬于強行搭售行為;然后,其要求PC電腦生產廠商必須預裝自己的產品,否則就不賣操作系統給他們,這屬于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此外,其還通過在操作系統中的軟件沖突設置,使得網景公司的瀏覽器經常發生崩潰,這屬于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最終微軟如愿戰領了瀏覽器市場,而網景公司則慘遭被美國在線收購的下場,大概10年以后,微軟同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公司達成和解,為當時的行為賠償了8億美元,但曾經是美國互聯網驕傲的網景公司早已灰飛煙滅了。前車之覆,后車之鑒,國內相關的企業要不再被利維坦蹂躪,就應當在遭受侵害時拿起法律武器維權,《反壟斷法》就是一個很好的武器。
本文作者:游云庭,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律師,電話:8621-52134900,Email: yytbest(@)gmail.com,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